文 / 予宣尊
蜡烛图在现今的股票、证卷、期货、外汇的技术分析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折线图,条线图到今天被广泛使用的蜡烛图,交易者们不停地探索着更稳定完美和直观的价格图形;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判断市场的趋势并且找出交易者需要的价格中的反转信号。史蒂夫·尼森在《日本蜡烛图技术》一书中揭示了许多利于技术分析的蜡烛图形态,也因为这本书的出版,使得西方交易者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蜡烛图的作用,并加以使用。这本书是关于蜡烛图最成功的解读。简单阐述简要,解释明确,搭配实际图形和使用案例,看似轻易的技术分析方式,成功将人们领进了交易的大门。 在经历了一番洗礼之后,终于发现,蜡烛图技术确实有着相当强大的市场分析根据,并且,在一些时候,可以被看作是最主要的技术分析工具。但是,单独的蜡烛图分析,有时,并不能作为直接或单一的入仓指标,需要其他的震荡指标、趋势跟踪指标或通道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否则,仓促并且不慎全面的入仓点会招致损失。同时,蜡烛图技术可以被看作是在一个时间框架范围内的短时间波动。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框架中,蜡烛图技术所指向的反转信号可能只是针对下一根或两根蜡烛图,并不能完全作为长期趋势的判断依据。尽管如此,蜡烛图技术还是一个交易者所必需的基本市场分析工具。蜡烛图所组成的许多形态仍然被看作是主要的趋势反转信号,如:三山形态、三川形态、锤子线、十字星等。这本书可以时常摆放在书桌或电脑旁边,不需要全部记住其中的内容,但是,当你在技术分析上面临窘境时,它一定会帮助你发现一些必要的细节。也许,你并没有耐心将它一次性的读完,但是,你一定会对你读过的那一部分印象深刻,因为,它确实会反反复复的在市场中出现。 市场在不断的重复着过去的轨迹,就像是一个车轮,也许会有细节上的不同,但是,一旦你发现了其中那妙不可言的规律,你便能一次又一次的从中获利。
日本蜡烛图背景介绍:
日本蜡烛图又称为K线图,起源于两百年前日本的德川幕府时期。是由一个名叫本田宗久的米商发明的,当时日本没有股票市场,K线只是日本古代在米市交易中计载米价每日涨跌所使用的图示方法。待日本股市出现后,经人引用至股票市场,用以记载和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情况,逐渐为股票技术分析的一种重要理论。因为其图形貌似蜡烛,所以被称为蜡烛图。蜡烛的英文为“candle”其字头音译为汉语发音“K”,故也称为K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