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凤凰镇,最美丽的小城,现今叫做凤凰城。因地方灵气,多人才,如文学巨匠沈从文,世界著名画家黄永玉。此处介绍民国时期当地出现的一位总理,熊希龄先生。
熊希龄(1870年-1937年),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幼年聪慧,誉为“湖南神童”,清光绪年间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甲午战败,湘军败北,熊亦投笔从戎,然清廷式微,熊丧气回湘。梁启超维新变法,熊亦受影响,意欲革新,力图救国。
1896年,熊氏上书张之洞,被委任为两湖营务处总办,撰《军制篇》,誉为 “于古今中外军事融会贯通”,堪为“中国改革新军的嚆失”。然时局不容,雄心受挫,熊抱负未施即折。其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在湘正开展维新运动,熊氏参于其中,力图地方风气之革新,实行“强军计划”,实给湖南军事武力提供大笔支持,尤使后世湖南军事雄壮,熊氏有其力也。
同时在湘创湘学会,办《湘报》,为湖南最早报纸。其后创办湘新式学堂,内中所受委屈,情节复杂,新旧势力斗争,熊氏麻烦不断。然熊氏致力于“开启民智”之实,如其友唐才常所说:“熊君秉三,喜民智之乍开,欲慈航之普度,乃鸠同志,集巨资,设湘报馆。”为民族之事兴,熊氏出力矣。
辛亥革命兴,由奉赴沪,渐次拥护民国,并加入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4月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7月辞职。后袁世凯篡权,熊任总理间财政总长,然袁氏独专,熊无能为力,近乎闲职。1914年,袁氏策动热河行宫盗宝案,牵扯熊氏,熊被迫辞职。其后,熊氏无意于政治,转向民族教育及慈善事业,1917年8月京兆各县水灾,他被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尽力抚恤流亡,赈济饥乏,复创办慈幼局,收养难童。1918年在北京创办香山慈幼院,以育人才。后终生致力于教育及慈善,熊氏乃中国从事慈善事业之先驱,1937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在香港病逝,享年67岁,有遗稿《香山集》2卷。
熊氏逝世后,沈从文曾留下一篇《芷江的熊公馆》,以纪念熊氏。其中有言:“就我所知道的秉三先生一生行事说来,人格中实蕴蓄了儒墨各三分,加上四分民主维新思想,综合而成。可以说是新时代一个伟大政治家,其一生政治活动,实作成了晚清渡过民初政治经济的桥梁,然并非纯儒。”
沈氏是熊氏亲戚,在这座公馆里住过一年余,他说“在那个院子中享受了一个夏天的清寂和芳馥”,看来熊氏也是极有文人雅兴的,院子干净整洁,种植了几盆花,板壁上悬挂了几幅山水。
(撰稿人: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