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拍摄《华闻周刊》创刊宣传片(登入华闻在线首页即可观看全片:www.thechineseweekly.com)时,我们就感受到了在英国的中文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中文学习者们,在镜头前熟练或不熟练地,用中文传达着他们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以及对在英国阅读本土中文报纸的期待。
我们希望开辟这样一个中文习作园地的想法,也是那时萌生而出的。在征稿期间,有幸得到许多在英中文教育工作者和中文爱好者的支持。
本期首推的三篇文章正是其中的代表,三位作者学习中文的时间有长短,写作难度深浅有别,正是入门级、中级和高级中文学习者的写照。这也代表了“中文习作”版面的征稿原则:我们不强行设置门槛,只要是非中文母语者,只要爱好中文写作,有意愿用中文表达,都有机会在这个园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中文习作
洪奇详
出生在英国的牙买加裔小伙儿,目前在伦敦几所大学教授商科课程。学习中文一年零四个月。
我的爱好
我叫Keeshon Holmes,我的中国朋友给我取了中文名字——洪奇详。我在伦敦中央学院(Central College London)工作,我是老师,我在CCL教商学。
我曾在三个不同大学学习。2002年我学习企业管理,2005年学习企业管理的硕士学位。2008年我在Canterbury Christ Church大学学习教育,因为我要做老师,我喜欢教学。
我很喜欢学习中文。我总是喜欢汉字,因为汉字很漂亮,所以我学习中文。我在Bromley Adult Education Centre (BAEC) 学习中文一年零四个月。我以前的中文老师从台湾来,我的新的中文老师从北京来。去年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我觉得写作中文很难,但是现在我觉得说中文更难,因为有四声!
我很喜欢看中国电影和听中国音乐。我最喜欢王菲的音乐。我听《红豆》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都是非常好听的歌!太好了!我也喜欢牙买加音乐(雷鬼)、爱尔兰音乐和古典音乐。
我喜欢很多中国电影,比如《赤壁》、《叶问》、《霍元甲》、《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其他更多的中国电影。
我也喜欢弹钢琴,我弹钢琴十年了。我会自己写歌。有时候,晚上我一边弹钢琴,一边喝乌龙茶或者珍珠奶茶。
我会做饭,比如牙买加食物。我常常做牙买加鸡肉饭,很好吃。我也喜欢中国食物,我最喜欢的是豆豉鸡肉,我也很喜欢四川鸡肉,都很好吃。
安达
就读院校: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指导老师:刘春宇
在威尔士学拍电影
我的名字叫安达,是一个从拉脱维亚来的留学生。来英国以前我在中国住过两年,然后六个月在苏丹。我喜欢旅游,喜欢去看别的国家的人们,有名的地方,学习他们的传统。在中国和苏丹的时候,我教英语。
这两年中我跟中国相爱了。现在我的梦想是学汉语,然后大学毕业的时候会去中国学习拍电影。我觉得中国的电影很美,很感人。我想学中国电影的风格,然后我想发展我自己的风格-结合我最喜欢的中国和西方电影的特点。
我选择在威尔士的拉姆皮特(Lampeter)上大学,因为我喜欢小点的地方,还可以认识多点人,明白他们的文化。拉姆皮特的大学是英国最小的,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这里的孔子学院也非常好,在大学的学生会里可以认识很多中国的朋友, 练习汉语口语。
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好的机会,学习怎么拍电影。我对拍电影很感兴趣,所以我选了有关电影的课。虽然拉姆皮特是一个小的地方, 但是山水非常美。
现在我已经学过怎么用摄像机。我们的教授让我们做一个自己的构思。我的理念是一个我自己写的短篇小说。
一个学生,她叫Laura,很忧郁。虽然她很忧郁,但是她的父母、朋友都不知道。每天Laura在自己的心里很悲伤。一天她回了家,然后自杀了。我想让大家看完这部短片后,了解实现中很多人有忧郁症,很多人有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人给他们帮忙,后果是非常坏的。
我的拍摄团队有了4个成员,我们自己构思了这个理念。我觉得这样大学生会学得很快,知道怎么创造好的电影。
我最喜欢写小说,我有很多理念。有时候我写一下我的经验,想让大家知道我的意见,我的世界观。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在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我有机会学习汉语和学习拍电影。我觉得虽然大学很小,但是他们提供的机会和支持非常好。大学生总是能提出他们自己的理念和倡议。地方也好极了,威尔士很美,人民很友好。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他们的梦,他们只需要工作努力一点,这跟你是谁或者在哪儿没关系。
如果对什么东西很感兴趣,你总是应该尝试耕耘你的梦想。
范可志
就读院校:Cambridge University指导老师:麦子茵
中国式幽默
我从小就一直倾心于一种电视节目,那就是幽默节目。我在小学时天天会看英国现代经典情景喜剧,尤其喜欢看《非常大酒店》 与《黑爵士》,大概能凭记忆把其中几集整集背出来。我不知道我为何那么爱好看幽默的节目,但有可能是因为当时我被屏幕上那些人物使别人发笑的能力所吸引。长大以后我自然开始能够理解更多情景喜剧的内容,比如双关语和冷幽默。因此如今幽默对我很重要,所以去年在中国时希望有机会体验中国的幽默节目。
我在中国的第一次碰到这种机会是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晚会播出之前有很多人热情地告诉我,这个节目是中国电视全年的真正亮点,所以我热切地期待着。看完了以后,实话实说,我感到很失望。希望这不是我的偏见,我只是觉得绝大部分的滑稽短剧并不可笑,又简单又幼稚。我深思后得出了两个合理的结论,第一是我觉得那些滑稽短剧不可笑,有可能是因为我的文化背景跟中国人不一样,所以我与他们对幽默的看法不一样。第二是中国的幽默实在低劣。
后来我跟我母亲讨论这件事,我向她描述了我所看的滑稽短剧。但是她的反应却使我改变了我的看法。将短剧的内容与妙句说完了以后,我母亲对我说:“其实那联欢晚会的内容听起来很像英国30年前的幽默短剧。”她解释说,我出生之前,英国大部分的幽默节目也很简单,我们现在可能会觉得很肤浅。不过随着英国电视上的幽默节目越来越多,幽默的质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渐渐地开始采用黑色幽默、冷幽默与更刻薄的幽默。
理解这个过程以后,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认为每个文化的幽默都会有逐渐发展的过程,而电视最能推动这个进程。如果电视上有一种幽默特别盛行,人们最后会变得厌倦。电视台的经理要维持高的收视率,就必须设立不同风格的幽默节目。这些幽默节目会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对幽默的审美趣味也随之渐渐地改变。因为英国电视的历史比中国长得多,英国在这个过程里也发展得比较成熟。
所以,我以后回中国时,一定要看一些幽默的电视节目,以评判我的理论准不准确。若我发现中国的幽默没发生任何变化,那我不得不承认,我不能理解中国幽默是因为文化的差别。如果人们对世界及生活的看法完全不一样,那他们的幽默也自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