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伦敦设计节总监,本·埃文思(Ben Evans)曾为工党前任党首尼尔·金诺克(Neil Kinnock)和托尼·布莱尔(TonyBlair)分别在1992年和1997年竞选时出任政策顾问,参与了新工党关于推动英国创意产业的决策过程。除此之外,他也曾是伦敦千年穹顶项目负责人。9月16日,2010伦敦设计节开幕之际,本报记者在V&A美术馆专访了本·埃文思先生。
华闻周刊:埃文思先生,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伦敦设计节第八个年头,今年有什么特殊的主题吗?埃文思:和其他设计节不同,伦敦设计节不是以主题来组织,我们的目的是不断展示新的创意,将设计创意推向新的高度。我们感兴趣的是向公众展示那些不同寻常的想法,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他们也许还只是一种实验,而不一定是成熟的产品。比如今晚在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开幕的大型装置作品,就是机械手臂与灯光装置的结合。华闻周刊:听起来,这甚至还带一点冒险性?埃文思:是的,我们确实喜欢冒一点险。创意设计就是要勇敢面对挑战,尝试创新。华闻周刊:作为组织者,您一直致力于将伦敦设计节推向新的高度,比如,有更大范围的国际关注度和参与性。那么,今年在这方面有何动作?埃文思:伦敦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这里大多数的知名设计师不是英国籍,他们来自世界各个地方。设计的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它没有边界,讲究融合。从城市角度,要鼓励人们继续设计实践。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设计节来传递这个信息。英国设计实际上吸取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创意精华。今年,我们有多达30个国家来参与伦敦设计节,他们通过设计节的活动,宣传各自国家的创意产业活动。反过来,这有助于提升伦敦的声誉,将这个城市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设计中心.华闻周刊:作为一家中文媒体,我们特别关注在英国的中国设计师或从中国过来的机构参与伦敦设计周的情况。您能谈谈这方面吗?埃文思:首先,目前在英国,人们对中国设计师了解还不多。但我最近得知,在中国,现在有120万人在学习设计,这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区学习设计的人数总和还要多。中国设计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也许五到十年后,我们将知道知名中国设计师的名字。就像我们现在知道的中国知名艺术家一样,这一现象也将在设计界发生。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中国品牌。所以,未来的十年,中国设计将使人振奋。华闻周刊:听说,新的北京设计周今年将联手伦敦设计节,推广自己的品牌?埃文思:是的。下周二(9月21日),他们在伦敦将举行一个发布酒会。我们与新的北京设计周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将以官方友好城市的身份被受邀参与下周二的发布会。我们认为,这样的合作对双方都有益。明年,北京设计周期间,我们将与中国公众对话,这将是把我们的部分作品介绍给中国观众的极好机会。伦敦设计节也希望借助这样的合作,与一部分城市在设计业形成互动关系。华闻周刊:对城市来说,这也是一种竞争?埃文思:是的,城市间的竞争。你知道,现在全世界设计产业活动有一种集中性的爆发。目前全球有多达75个城市有类似设计周,设计节的活动,不管你怎么称呼。但目前在亚太地区,还没有主导性的城市设计周。香港、新加坡、曼谷,区域内的很多城市都希望成为设计业的领头羊。所以这是一场很激烈的竞争。华闻周刊:接下来这个问题可能有些严峻。联合政府最新的财政预算案削减了在文化产业的支出,这对设计节有何影响?你们是否要做出调整应对这种局面呢?埃文思:这要求设计师们更加努力的工作。也因为每个人工作更努力,创意产品的品质在提高,从好做到更好。平庸的设计消失,从创意产业的角度,这实际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去年设计节时,考虑到刚刚来袭的经济危机,我们曾担忧规模会缩小。但真正改变的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期望通过设计节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只是做设计产品的推销。商业味减少,设计味变浓,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使得设计节的品质更高。华闻周刊: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设计节的未来,对于今后几年的发展,你打算如何来进一步提高它的品质?埃文思: 首先,我们会控制设计节的规模。设计节现在跨越整个伦敦有250个活动,我们认为这足够了,而发展的重点是保证质量。我们必须继续发掘新的设计人才。新的创意带来新的设计,而公众总是渴望看到创新,我们的角色就是起到这个引导和推荐的作用。之前谈过,我们重视国际化,但我们也致力于把创意设计推广到不同的领域。比如汽车工业,比如教育产业,也可能是新材料的运用,或是绿色环保技术。我们希望创意的运用在不同行业全面展开,但我们选择项目参与伦敦设计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有好的创意。因为我们相信:设计的核心是创意。而这也将是未来几年我们致力于把伦敦设计周提升到新高度的唯一途径。华闻周刊: 好的,埃文思先生,再次感谢您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祝设计节成功!埃文思: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