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位国内明星的家事成了大众的狂欢,已经被认定式微的新浪微博也再度火了一把,证明了其影响力。过去每当有公众人物身陷公关危机的时候,就总有一些圈内人士出来总结应该如何机智妥当的面对,同时还可能拿出几个所谓的 “成功案例”以证明其幕后团队之优秀。
每当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心里却总是默默的想起那句老话——“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个行业里面明明还有那么多的前辈,他们鲜有负面新闻,总是在兢兢业业的忙活自己的份内之事,又何须这些所谓的应对呢?说到这儿,就想跟大家分享几个这方面真正的“成功案例”,也是我心中真正的大腕儿们。
第一个要说的,是徐克导演。关于他,要从2005年说起。那时候,我还在北师大读电影研究生,非常幸运的加入了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成为学术部的一员。虽然是第一年加入,但是老师和部门师兄算是对我“委以重任”,那一年我的工作前期是负责接待来自全国几十所大学的几十位老师和学生评委,后期则是和组委会其他同学一起,举办各式各样的电影研讨会和导演见面会。这对于刚刚来到北京不久,又是刚刚正式接触电影的我来说,简直是莫大的锻炼机会,自己也特别珍惜。
当时所有的评委(我本人也是学生评委)要在短时间内集中看片,再进行评奖工作,平均每天要看七八部电影,也是一种体力和精力上的考验。记得有那么一个上午,我接到外联部同学电话,让我帮她去门口接一位送拷贝来的导演,等我到了门口,那位不认识的导演对着我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抱怨,大意就是你们对我的接待竟然这么不正式之类,那时我还是第一次跟所谓的 “导演”接触,被批得一头雾水,心想,导演们不会都这样吧?时至今日,那个导演的名字和他的电影我已经记不起来了,显然不是大家熟知的那一类。
转眼评奖结束,我回到团队,跟大家一起筹备两个重要的活动——冯小刚导演和徐克导演的见面会。那天冯导戴着墨镜酷酷地抵达,但对同学们签名合影的要求完全满足,对大家也都特别友善。后来我跟他工作多年,知道他在做客各种活动现场都对工作人员很客气,也没有多余的要求,你只要给他一个烟灰缸,旁边再有杯热红茶就足够了。总在专栏里面夸“自己人”有点不合适,这次就专门写徐克导演。
那一年他带来的电影是《七剑》,在师大做的见面会也是以这部电影为主题。活动开始之前,他早早抵达,身边跟着一个人,后来才知道那不是他助理,只是内地发行商派给他的一个工作人员。同学跟他提前对照流程,他也没有任何意见。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整个过程都非常愉快,结束之前,还跟一位同学唱了一首《沧海一声笑》。
活动结束刚好是午餐时间,外联部的同学照例询问,是否需要我们协助在某个餐厅订位,这时候徐导演说,你们中午有工作餐吗?我们说,有啊。“那我就跟你们一起吃就好了。”我们有点愣住,跟他旁边的同事确认了一遍,真的不需要去外面吃?他说不用。大家瞬间有点手忙脚乱,因为平时上班和吃饭的地方都在艺术楼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那个房间是组委会的几个部门共用,平时总是都是一片混乱,现在徐克竟然要去那里跟我们一起吃盒饭?
到了乱糟糟的办公室,他随意在办公室里扒拉出来一片地方坐下,同事给他拿了一份盒饭,他就津津有味的开始吃。于是,那年才20出头基本上还属于小粉丝的我们,就这样非常幸福地跟大导演共进了一顿工作餐。坦白说,当年我们的工作餐质量很高,也是师兄师姐们挖掘了很久之后货比三家的“精品”,徐导也觉得味道不错,一边吃还跟我们聊上几句。
在经历了这两位导演的活动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大导演应有的样子。记得那时候我跟师姐诉苦,自己莫名其妙就被前面那个导演给骂了,她说,其实越是还没有什么成绩和名气的人才越会这样,腹内空空才喜欢讲究排场,来掩盖自己的底气不足。
真正的成功者,比如那些大导演们,他们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早就不用这些来凸显自己的重要性了。我当时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没想到这句话后来竟成了行业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之后的几年里,我的经验不断证明,越小的“腕儿”越容易因为不自信而做出各种奇葩举动,真正的大腕儿往往沉默而专注。
作为旁观者,我只能说一句,呵呵,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