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中英两国的科研机构都有一定接触的人,我希望通过个人的所见所闻,谈谈我认为的一个普通科研人员的中国梦。首先我接触的大部分科研群体人员,思想没有到达一个国家梦的层次,他们的梦都是围绕自己的,有的人梦想能通过努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有人梦想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让自己更有名气。当然我也碰到了希望能为国捐躯,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但是,这么表达自己梦想的人还是相对不多。从总体来说,我不认为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本质上有太大区别,如果只是希望努力改善生活,没有更高追求的人,那么他们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自己得到了回报,让生活好起来,对个人和国家都是好事。如果是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追求的人,不只是为了得到金钱,还希望得到名声,作出更多的贡献,那么个人的梦想也与国家的梦想完全“兼容”,从理论上讲,国家的梦与个人的梦,是共同的梦。然而,社会现实是,我认识很多的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抱着梦想去奋斗,然而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梦想。对工作失望,对生活失望,对社会失望。失望是我用得比较温和的词,其实我更想用的词是“怨恨”和“厌恶”。
失望来自于失败,但谁能保证事事都能成功呢?失败是正常的失望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怨恨”。如果一个人的失败,不是本人造成的,而是他人造成的,那就很可能要造成怨恨了。比如一场势均力敌的长跑比赛,比赛没有拿到第一名是正常的,大部分人都拿不到,都会失望。但是如果不是因为你自己跑慢了,是因为裁判照顾了对手,说你犯规了,那你就不只是失望了。我认为在中国现在的社会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公平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了公平才有更多的人专注于自身的努力,没有了公平,更多的人会去为裁判而努力,为上级而努力,而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努力。
以学术界为例,如果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比赛标准,比如发表高水平的论文5篇,申请高水平项目5个,就能提拔到教授,那么我想就会少很多纠纷。标准不怕高,就怕低,但是事实上很多学校将这个标准设定很低,使得很多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然后在符合标准的人里面,领导就有很大的发言权,这就是人为因素了。所以每次一个大学评职称的时候,处处都是打电话,请吃饭,甚至行贿的事情。为什么标准定得低呢?据说因为很多参评的人自己是“领导”,他们制定的标准很低,自己就能通过,然后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为自己的提拔创造条件。虽然我不愿相信这是事实,但是很多国内的学者曾和我讨论过这样的现象。试想,任何一个本想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梦想的人,看到最终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擅长人际关系,掌握资源的人,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不会再自己去努力了,他们会花时间和心思去掌握关系,掌握资源,换取名利。
要想让每个人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如田径赛跑一样,所有人同时起跑,有一个统一的秒表作为测量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标准,一个行业内透明的标准。比如英国的大学科研发表论文,就将世界最顶级的学术期刊,与最差的学术期刊放到了同一个标准下,从0到4,定义了5个级别,到底一个学者在哪个级别上发表文章,一目了然。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不懂得和英国人拉关系,甚至我的圈子还主要是中国人的圈子,但是因为我知道这个规则,我不需要和英国上司打理关系,我专注于自己,所以我比大部分的英国人更早的获得了高级职位。而我相信在英国有很多如我一样的中国人也是在如此简单的规则下,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而同样是这群人,在国际规则下能做得非常优秀,如果他们回国了,还能有他们的空间吗?如果答案是“有”,我相信中国梦,很快就会实现了。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各个普通民众能实现的理想的梦。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