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012年,再看名著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2012年,再看名著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谈真艺术评论家协会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近日,英国导演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莉主演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引来了各方关注。事实上,来自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巨作被改编成电影已经有13回,而对国内观众来说,老人家或许会对费雯丽版赞不绝口,新影迷会对苏菲玛索版记忆犹新。而在笔者看来,在众多《安娜》电影中,这部2012版的《安娜》跳出了以往名著改编的框框,导演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意,自信而大胆,内容饱满,以别具一格的戏剧手法表达了耐人寻味的主题。用诗一样的画面语言、天才的场景安排和舞台剧一样的现场感,惊艳全场令人拍案叫绝。

乔·怀特把这个100年前的悲剧的场景放到了一个大剧院,不仅仅是舞台,剧院的后台、包厢、楼上机关房,都得到巧妙的利用。连伏伦斯基赛马这样的场景,都放到舞台上完成。既然是剧院,就必然要换景,在这里,导演做了所有戏剧导演做不到事——迅速而流畅地换景。原来,布景也跳舞。而一旦离开了俄罗斯上流社会,回到列文的农庄和大自然中的时候,镜头就变成了实景。列文带着农民挥舞大镰刀的镜头,与虚浮奢华而虚假的舞会形成鲜明对比。

斯多帕的鬼斧神工之处,不但在于把这篇浩瀚的巨著压缩到2个小时,更在于对原作中戏剧冲突不鲜明不集中的地方,进行了大胆的增添。斯多帕的一个重要改编是赛马场。伏伦斯基参加障碍赛马,安娜和监视她的丈夫都在观看。当伏伦斯基马失前蹄,在原著中所有的人都惊声尖叫,安娜叫得更悲痛一些,从而让丈夫卡列宁觉得有些丢脸。在斯多帕的剧本中,扩大了这一矛盾的戏剧性。其他人都很镇静,唯独安娜忘情大叫,并且喊出了伏伦斯基的名字阿历克赛(在旧俄,只有关系特亲密或者上级对下级才直接喊名字),从而让自己的婚外情暴露于众人面前。

这部电影最美妙的地方在于场景的切换。当列文参加舞会,沿着舞台往上走,穿过机关林立的后台,就来到了贫民窟,见到自己的哥哥。这种无缝对接的场景转换,令人赏心悦目。还有,当列文从舞会推开门,外面就是冰雪覆盖的俄罗斯大地,从布景到实景,从浮华到真实,只有一门之隔。

可惜的是《安娜·卡列尼娜》在imdb网站上只被打了7.1分(《普罗米修斯》也有7.3分),让很多对名著电影热衷的影迷感叹,“这个年轻人当道的网络时代,也是一个价值观颠倒的时代”。“现在已经不是属于经典名著的时代,好莱坞更看重那些能带来高额票房的动作电影。”在提到如今好莱坞的名著热退烧时,知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说道。在现在3D、特效满天飞的年代,名著改编电影确实已经不多见了。《赫芬顿邮报》的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弗·罗森指出,现在好莱坞10年拍了不到20部名著改编电影,而在70年前,推出20部只要不到200天的时间。“在观众逐渐对名著改编电影失去兴趣的同时,编剧们也不情愿抱着大部头啃来啃去了,如何让自己的3D电影拍得有趣成为现在好莱坞所有人的当务之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