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尚圈,大多是以这样的两种人组成:管理者与媒体人。这些人的头衔无非就是时尚编辑、设计师……亦或是买手、市场总监、销售总监……这样的冰火两重天的人物聚集在一起,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城。
他们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两种人,一类是所谓的中立者,他们可以不懂得时尚,可以不懂得潮流,却不能不懂得市场和大众心理学。应为归根到底终究会变成一串串公司的年度报表。基于这一点,媒体人则变成了神圣的人物,他们被追捧者,被夸赞着,游走于各类令人羡慕的时尚活动之中。虽然这个界限在个别案例中略微的模糊但却也成功的证明了一个现象:没有一个人的帝国。一个人的构筑的城只能以孤独而告终。固然像Geogeo AMarani这类传奇属于异类,然而正是应为 Sergio Galeotti、Armani先生的重要的爱人、品牌公司的实际管理者才使这个品牌大放异彩,并且直到今日,它也有幸地加入艺术品的行列。
时尚一词,当它高出普通大众能力范围的时候,便毫不犹豫的和艺术挂上了钩。从一瞬变成永恒。在法语中从来就没有时尚一词,有的却是是和艺术相关词汇的组合。是这样的一群人,将高阶变成了高定,也使其成为了博物馆的常客。
自从1983年YSL成为首个在博物馆里举办服装秀的品牌之后,相继的同类活动似乎在一夜之间为这些高端品牌在一次的加上了价值的光环,即便是引来争议无数,也从来没有使LV、Mcqueen这些的品牌操盘手罢休,或许也是这样才能使得这样的无形的城能够保持其固有的神秘性,以及边缘化。不正是这些战略上的手段,再加以不断提高的价格。
美国社会学家桑顿对于全球艺术品抬价提出了自己有趣的观点:首先,在全球化时代,艺术品成了大众娱乐的方式和宗教的替代品,第二,人们的教育程度更高,第三,大家阅读量下降了,艺术品成了全球化时代的通用语言,第四,因为它贵。个人认为最后两点便实实在在的诠释了时尚圈的定义。我们早已经处于了全娱乐化的时代,有爆料,有争议或许才能出奇制胜。对于时尚艺术品,姑且这么来诠释高级定制这类的服装,贵,只是表相的表现形式。
而我们有所不知的是所谓的“应酬”便是组成这个无形的城的命脉所在。无论是管理者也好,媒体人也罢,通过不断交际而组成的强大的人际网络,才能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利益最大化。
每一个行业都有为人不解的一面,设计师这种表面看去风光的角色,却没有却对的自由。因为在绝大多数的时尚艺术品牌中他们依旧需以市场为中心,受到趋势,品牌文化的约束。你或许多少也能体会那些穿梭在那表表面风光的各种社交场合的人们,回到家中,卸下伪装面具的疲惫……
纵使这样,虽不是紫禁城,这却依旧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围城。
(徐文君 时尚评论家 英国光环艺术协会会员 从事时尚管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