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总是带着些庆典的滋味,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总有那么一些毕业生将他们最初的完整作品展示给了我们这些似懂非懂的看客。且不说每个人的理解力或是欣赏角度不同,但感到有趣的是或多或少,总是有一些作品齐刷刷的向一致性看齐,而中国元素则是参展者必备的元素之一,当然也极其容易想像的到是出自中国学生之手,当然了,这么说绝非贬义,将极其将其表现的不落俗套也并非易事。
然而这两年,或是更早的一些时候,各大行业中的佼佼者早已盯上了中国这一宝地,从时尚说起极个别顶级奢侈品牌例如香奈儿,迪奥都陆陆续续推出了香奈儿上海,Lady Dior的这写意中国为背景的系列。而爱马仕上下品牌的推出,则进一步的完成了从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再则建筑以及规划类相关的专业早已各类讲座或是相关的方式将目标直指中国,这些机构不断的重叠着,不断的在构筑着我们一直向往却不可及的“梦”,将关注着这一领域的每一个人,同时对艾未未等华人艺术家的多次的高度重视,除去那些显而易见的政治原因之外,似乎总是多了些什么。只不过,从某一个时间起,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的中国,似乎有变成第二个迪拜的可能性,我们的文化就被那些海外的机构、品牌关注着,这本身也不是坏事。
只不过,当我们以为接近天堂感觉受宠若惊的时候,却不经想问我们是真的受到了莫大的重视,或者在无形之中重重的给自己打了一个响亮的巴掌。没错,除去格式的花色包装之后,不难发现小至个体达到团体都是以营利为终极目的,中国很显然是一个早被看好却尚未完全被瓜分的市场,因为我们的“富有”着实让他人心动一把。然而此刻坐在这里看报的你是否有想过,作为一个最终消费者,我们用昂贵代价买来的这些成型的“梦”——时尚也好,城市规划的招商引资也罢,说到底购买的依旧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因为每当我们在我们引以为豪的做出没有精神内涵的浮夸的作品时,当我们钟情于各式的八卦的时候,他们已经向我们所想,做我们所做,将我们的文化彻彻底底地研究了遍的时候,就而我们却毫不知情。
就像这样,我们在自己的地盘里好端端的画了个圆,本以为走到天堂,到头来却回到了原点,我们所购买的,所希望获得难道确实只有“法国设计,意大利制造,美国创意”这样的标志而已吗?我们对于本土设计的极大的不信任究竟是处于谁知手?
是的,是因为我们将抄袭和过度的自我重复变成了常态,虽不可否认抄袭一事也在国外频频发生,然而抄袭的对象不同:一边是自我抄袭;一边是抄袭他人。自然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他们亦或是通过法律渠道,亦或是利用市场竞争优势攻占市场,而我们只想拥有完全没有战略的自我炒作来达到目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又是一个无止境恶性循环的圆,我们亲手毁了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天地,却以为是别人造的墓,令人生厌。
我们所处的并不是所谓的天堂,也没有白吃的午餐,是的我们是被关注着,我们是一个非常既有潜力的市场,然而当借用别人之手来构筑,占有我们的世界时,我们实则却像他人手中的棋子,被玩弄着,却始终乐在其中。
(撰稿人:徐文君 时尚评论家 英国光环艺术协会会员从事时尚管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