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
音乐工作者。参加过许多音乐会和歌剧的演出。包括:《马克白》、《黛朵与艾尼斯》、《蝙蝠》、《茶花女》等。热爱音乐,热爱文字。
电邮:[email protected]
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这首《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像一阵清新的风,像一股热血的暖流,告诉维也纳人们,振作血液里与生俱来的乐观和坚强,困难必将过去,光明必将来临。
气质这个词,有美好的词义。经常看到人们形容某某很有气质,但是为什么不直接说某某很高雅或是用其它美好的词来代替呢?它是一个有特殊含义,不是一下就能说得清楚的词。
看夕阳,数星星,听风,读诗,这些本意美好的东西,被一窝蜂的模彷,无病呻吟,就像变了质的美食一样酸腐不已,只能引起人一身的鸡皮疙瘩,毫无美感可言。
舞蹈式又慢又柔的举动,僵化的只露四只牙齿的笑容,比自己原本声线高八度的温声软语(也有明星自创了低八度来矫枉过正),这是人为训练出的机器人小姐。
编剧和导演们创作了连自己都不熟悉的题材和故事,那些高级场所和大写字楼,那些有气质的人物,难为了我们土生土长的电影明星以搔首弄姿来弥补孤陋寡闻。
过于高昂的头,过于果断快速的步伐,外国人常做的耸肩,摊手等动作,时不时要做上一两下。从不正眼看人,恰恰犯了没教养的大忌。有一“天后”级歌星,永远在还没说完话,人影先不见了,所以她被公认为最有气质,人气历久不衰。
我对气质这个词真感到困惑。那就先来看看专家给的定义吧: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心理活动的表现。曾有古希腊医生总结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人体内这四种体液的比例不同,造成人不同的气质。
对于体液能造就气质这样高深的学术,大多人数人未必明白,但是有一样事我弄明白了,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就是自然。你天生是怎样的就怎样,天生不是怎样的就别怎样——比绕口令还绕口。当然,基本的仪态还是要学习培养,变成习惯和自己融为一体。硬演出来的气质只能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有时在搭地铁时,看到有幼儿坐在婴儿车里,不吵不闹,睁着玻璃珠一样的眼睛在凝思,我觉得有气质极了,小小纯净的脑袋里能有什么知识,文化、歌剧、诗?也绝对没受过任何相关的训练,这是人类天然流露出的气质。有些没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的质朴单纯常常吸引我,因为他们没受到恶俗文化的污染和侵蚀。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写了一首《维也纳气质圆舞曲》Wiener Blut waltz ,这个Blut英文是Blood,如果照字面翻译应是血液、血统等意思,这个翻译成气质实在太妙,和希腊医生的体液造就性情的说法相吻合,还有把气质这个词还原为人的本性,特点,再不要被装腔作势来溷淆视听。
1837年,奥地利的维也纳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各企业公司纷纷倒闭,失业人数大大增加。为了让人们振作起来,走出对命运和生活悲观失望的情绪,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这首《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像一阵清新的风,像一股热血的暖流,告诉维也纳人们,振作血液里与生俱来的乐观和坚强,困难必将过去,光明必将来临。
由七首风格各不相同的圆舞曲组成了这首非凡的“维也纳气质”。是美泉宫(Schloss Schönbrunn)音乐会必演的曲目。
说起爱国的乐曲,萧邦和拉赫曼尼诺夫的作品是夜不能寐,有家不能归的思念和悲天悯人。西贝柳斯在《芬兰颂》展现的是庄严壮阔,神圣的感情。我们引以为傲的《黄河》更多的是汹涌澎拜,一泻千里的气魄。而这首《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却处处流露出骨子里的优越,高贵,自豪。
《维也纳气质圆舞曲》的音乐清晰的诠释了什么是气质,再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