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山姆·阿勒戴斯
2010-12-23 00:00:00 2190 0 上周四,还沉浸在公司圣诞派对后迷茫状态中的我,一大早就接到了一个英国同行的电话:“你听说了阿勒戴斯的事了?”他急切地问道。“是不是关于英格兰队主教练的事?”我说。一周前,现任英格兰队主帅卡佩罗提到自己继任者名字时,阿勒戴斯就在其中。 “不是,山姆被布莱克本解雇了!”电话那边说道,听口气更像是在向我寻求肯定答案。山姆被解雇了?我匆匆地挂掉电话,打开电视上天空体育太的滚动新闻,结果画面上的女记者正在布莱克本队球场——伊伍德公园门口采访和我一样处在震惊中的球迷。 两年前,阿勒戴斯去了当时积分垫底的布莱克本。球队士气低迷,几乎铁定要降级了。英超联赛有着成功的商业模式,联盟中的20支球队每年进账9千万英镑以上,对当时高挂3千5百万英镑巨额债务的布莱克本俱乐部来说,降级就意味破产。但知人善用的阿勒戴斯不仅漂亮地率队保级,还顺利把巴拉圭前锋圣克鲁斯以1千7百万英镑卖给曼城,成功地削减了一大部分俱乐部债务。 去年阿勒戴斯不但没有在引进球员上花一分钱,还把球队带到了英超第10,联赛杯点球击败切尔西,打进四强。随后俱乐部得以在经济上缓冲,直到今年9月顺利找到新买家——来自印度的劳尔兄弟(Rao family)。 阿勒戴斯的布莱克本目前在英超积分榜上位列第13,不存在降级风险。这种明显的“过河拆桥”,难免激起了英媒的公愤。各大报纸趁势挖出劳尔兄弟在印度出售家禽肉类制品起家的老底,并讥讽“原来我们国家队主帅对同行水平的判断,还不如一个板球国家的养鸡场老板”。 我不是想在这里借机讽刺一下以劳动起家的劳尔兄弟,只是想作为和他有过近距离交流的记者,来表达一下对阿勒戴斯教练的支持。事实上,今年56岁的阿勒戴斯是我有幸专访的第一位现役英超主帅。那是在今年夏天英格兰西北部城市博尔顿的酒吧里。在一个不起眼的蓝领酒吧的一角,我见到了正在用最古老版本的诺基亚手机发短信的阿勒戴斯。穿着一身运动服,球鞋,让我很难把他和场边那个永远一身西装却手舞足蹈的指挥比赛的形象联系起来。 两杯酒下肚,他就打开了话匣。他说自己还住在博尔顿,因为自己不仅曾是一名博尔顿球员,还后来执教了这支球队7年,连老婆都是博尔顿人。 我不禁问道究竟为何当年舍得离开第二家乡,去了纽卡斯尔执教。结果阿勒戴斯的一席话,真诚地让我震惊:“我连续4年把博尔顿这样的小球队带进欧洲联盟杯(英超第5、6名才有资格参加的欧洲俱乐部联赛),所以去向主席要钱去跟曼联、阿森纳叫板。主席问我要多少,我说3千万吧。结果第二天主席让我令谋高就了。” 我相信他的意思是自己的雄心“耽误”了自己在博尔顿的前程,但我的解读方式是:阿勒戴斯的直率和固执,尽管理由十足,但也让他注定漂泊,未能安心扎根在自己所爱的城市。 我在采访前在维基上查到阿勒戴斯生在英国中部小镇达德利(Dudley),所以告诉他我9年前初来英国读书时,去地就是那里的中学。听到我这样刻意去“套近乎”,阿勒戴斯笑得十分夸张:“你当年去达德利读什么书啊?没有人能在那里学会讲好英语!”他操着地道的达德利口音和我半开玩笑地说。 那次采访一个月后,我受莫康比俱乐部(Morecambe FC)的邀请去采访他们为当年在莫康比海滩拾贝惨案中丧生的中国工人举办的一场慈善比赛。 正好当值莫康比俱乐部新球场的揭幕,我在人群中又看到了阿勒戴斯,所以把他拉到一边做采访。那天时值英超揭幕只有不到一周,所以我很惊讶他居然有时间来看比赛,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此行是为了支持一下低级别联赛的球队,而且由于当时也有其他的国内媒体同行在场,阿勒戴斯说能希望为当年在惨案中丧生的中国同胞和家属创造些曝光率。 我不禁被他的善良打动:我见过很多很有爱心的英国人,但一个年收入超过数百万英镑的堂堂英超主教练来关注,帮助被无数中文媒体“主动忽略”的莫康比拾贝案,此中悲哀涌上心头,却也更增添了一份对阿勒戴斯先生的尊敬。 为了表达对大好人阿勒戴斯的支持,我在得知他“被下课”后第一时间,给阿勒戴斯发了一条短信——“Good luck Sam. You will bounc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