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系列卡通片《海绵宝宝》深受世界各国儿童的喜爱,不过,乌克兰道德监督部门却对这部片子亮起红灯,称其有“鼓励同性恋”的嫌疑,并拟在乌克兰禁播。
据印度zeenews网站18日报道,乌克兰国家公众道德维护专家委员会日前控诉《海绵宝宝》宣扬同性恋文化,称片中经常出现主人公“海绵宝宝”和同性朋友“派大星”(一只名叫Patrick Star的海星)拉手的画面,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海绵宝宝”的教练名叫“泡芙阿姨”(Mrs.Puff),而英文中“泡芙”一词是对男同性恋者的泛称。
据悉,除《海绵宝宝》外,乌克兰道德维护委员会还将多部卡通剧列入“黑名单”,包括《天线宝宝》和《辛普森一家》,理由是这些片子是“破坏家庭、鼓励滥用药物以及宣扬恶习的烂片”。
《海绵宝宝》故事讲述了居住在比基尼海滩的海绵宝宝和他的朋友派大星以及章鱼哥、蟹老板等人的故事。
1999年开始播出,受众广泛。2004年这部电视动画片被搬上大银幕,在全球取得了1.4亿美元票房。
2011年,美国一项研究称,以《海绵宝宝》为代表的快节奏卡通节目,会影响幼儿集中精力以及解决逻辑难题的能力,甚至危害其短期记忆力。
据报道,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李拉德调查发现,喜欢看《海绵宝宝》的儿童,成绩表现较不常看的孩童要差。李拉德表示,先前已有研究发现儿童看电视会引发长期注意力的问题。而他通过研究发现,孩子们一天只要看9分钟这类不用花脑筋思考的卡通,学习能力就会比看正常节目或是看书的孩子差很多。
“海绵宝宝”剧中常会呈现出无边无际、疯狂的想法,李拉德认为,这类的剧情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认同这样的观念和想法,接着再开始模仿海绵宝宝的脱序行为。尤其孩童在观看这类的节目之后,容易造成学习能力和行为自制力减低,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建议家长尽量少让孩子观看这类型的节目。同时,李拉德表示,《海绵宝宝》并非个案,她还发现孩子们观看其他节奏较快的卡通片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今年2月,派拉蒙还宣布,将在2014年年底推出新的《海绵宝宝》电影版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