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上海交大海外执行院长王红新先生与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馆长互赠礼物 图片由上海交大提供)

(图:学员们在剑桥研修 图片由上海交大提供)
海外游学作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学历后教育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各大高校中盛行。而英国作为商业、金融学科体系的发源地,也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游学团的目标。2013年7月22日,近50名中国优秀企业家来到英国,进行为期11天的海外进修。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CEO研修计划”的一部分,这些来自金融、投资、地产、食品、纺织等行业的企业家学员们先后在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学习了有关于领导力、企业创新等方面的知识。
而在今年4月,这些学员们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西点军校进行了相似的海外进修。加上在上海交大的学习模块,构成了整个 “中国CEO研修计划”。
虽然授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教学的计划却并不单薄。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执行院长王红新表示,中国CEO研修计划关注的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基础知识,而是“提供一种具有思想性的企业精神”。在牛剑两所名校两周的授课中,包含了从“全球领导力的变化趋势”到“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及小企业的角色”等各方面的内容。上海鋆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徐铭认为,教授们用一节课讲述的许多内容,完全可以扩充成一个学期的内容。有时候,学员们不得不从早上7:00学习到晚上9:30,用班长郑永刚的话说,读大学时都没有这么长时间学习过。
当然,能让这些总裁们真正学到东西的,自然也都不是泛泛之辈。在英国期间,给企业家们授课的学者包括前任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恩·戈丁(Ian Goldin)以及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前院长罗格·格里夫斯(Roger Greeves)教授等。除此之外,主办方甚至安排了在圣保罗大教堂接受大主教的接见,以及对罗斯柴尔德银行的参访。
学习之余,企业家们的生活也非常丰富。学员们根据兴趣自由活动,或在斯托克公园高尔夫球场舒展身心,或在大英博物馆驻足徜徉。喜欢收藏的在画廊斩获颇丰,热衷房产的则拿下几千万镑的屋宅。在剑桥,学员们泛舟剑河,感受名校的韵味与风情;在利兹俱乐部,高管们在高档的晚宴中了解就餐礼仪和英国的饮食文化,还给了某位生日的学员一个惊喜。
这种学员之间打破了行业、地域隔阂的交流,恐怕也是吸引企业家们投入其中的原因之一。许多企业家都是各自领域内的翘楚,某些占据龙头的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比其他前十名加起来还多。与周围这些同为 “行业领先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的头脑之间的交流,无疑能够给人不少启发。王院长表示,学员们具有很强的思考力和在长期的企业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讨论时往往直入主题,不加伪饰,很有含金量。而多天来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所构建的社交关系,更是难以替代的。CEO班的班长,杉杉控股有限公司的郑永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四十几个CEO在一起交流,这样的机会即便在国内也是难得的。因此,尽管课程的安排颇为紧凑,课程的出勤率依然达到了80%以上。
当然,这样的活动代价也是不菲的。撇开国内食宿和交通费、海外上课的国际和国内机票费、高尔夫、酒庄品酒等活动相关的费用及签证费不算,仅是学费就需要人民币56.8万元。而希望参与这个项目的企业家,企业注册资本必须在1亿元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不低于2亿元或年销售额不低于10亿元。
本次英国之行之后,CEO们还将进行国内后期模块的几次学习,并于年底结业。学员们将收到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点军校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颁发的证书。

(图:学院在奥尔索普庄园合影 图片由上海交大提供)

(图:剑桥结业高桌晚宴 图片由上海交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