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钓鱼岛事件持续升温,近日以来,在华日企多数停工,多家日企暂时关闭在华工厂,零售企业也闭门谢客,更有日企撤回日籍员工。而日企在中国也开始变得如履薄冰,9月14日,两间日本车厂本田和日产决定,取消参加山东威海市的汽车展。9月15日是日本消费电子巨头夏普的百年纪念日,相关活动被夏普高层叫停。此外,已通知传媒界将来广州参加活动的索尼中国区总裁,临时取消了原定计划。最让日企担心的是,中国消费者抵制日货情绪日益高涨。“我们店里许多已经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突然放弃日系品牌,去购买其他品牌车辆了。”某日系品牌4S店
负责人叫苦说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
9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中日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日本非法购岛势必影响中日经贸合作,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日方必须承担完全责任。。
日系企业纷纷停业 “我们坚决捍卫中国钓鱼岛主权!本店停业一天!”9月18日,禾绿回转寿司中友百货大门紧闭,门窗多处贴着这样一张告示,一扇窗户内,鲜红的五星红旗摆件清晰可见。
7-11、华堂商场、优衣库等有日资背景的店铺也暂时歇业。除了有日资背景的店铺外,由于摄影器材市场以日系品牌为主,五棵松摄影器材城也歇业一天。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日企在华工厂已经开始采取暂时停工的措施。9月17日,马自达公司宣布,其在南京的工厂将暂时停产4天。而其他日系车品牌如本田、丰田、日产和三菱等也纷纷宣布部分工厂停工。
日本电子制造商佳能官方微博宣布自17日起一连两日,关闭在珠海、中山及苏州的3间工厂,涉及员工逾两万人;松下亦暂时关闭珠海、青岛和苏州的3家工厂;狮王位于青岛的工厂亦停产。
负面影响难料 “日方‘购岛’行为难以避免地会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前几日说的话似乎已经成了事实。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中日贸易额达到3449亿美元,日本对华进口额为1834亿美元,对华出口额为1614亿美元,中日贸易额占日本贸易总额的比例为20.6%。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国。
而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在其微博上表示,“对日本的政治打击,不能绑架日本企业。”这一次抗议行动可能将直接导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减少,同时也将导致日本技术对华输出的受阻。目前日本在华企业超过3.5万家,雇佣超过一千万的中国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