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12日公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及国际收支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537亿美元,但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412亿美元。
外管局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以及央行外汇干预大幅减少,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格局将成为常态,有利于推进藏汇于民。当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趋向合理均衡水平后,跨境资本双向波动也不可避免,但我国能够承受这一冲击。外管局解释称,资本项目逆差不等于外资集中撤离。
2012年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249元/美元,较2011年末贬值0.4%,人民币汇改以来累计升值30.9%。外管局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市场认可的合理水平,不存在大规模看空人民币。”
外管局解释称,资本项目逆差不等于外资集中撤离。从理论上讲,经常项目顺差大于外汇储备增加额,意味着我国境内机构和个人资本呈现净输出 (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逆差),对外净资产增多。
外管局认为,资本项目逆差主要是外汇资产持有从央行转向境内机构和个人,藏汇于民的过程,外资主动撤离的迹象尚不明显。
从直接投资来看,虽然二季度直接投资顺差411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这并不是外商撤资造成的,二季度,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撤资75亿美元,同比增长6%,低于同期资本和金融项目流出的平均增速(25%),也低于2001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季度平均增速(38%)。直接投资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趁海外资产走低,积极“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7%达到19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