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原中国江苏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姚琪被指控贪污受贿罪。但他特别喜欢名表。在被指控的受贿物品中他有3块价值不菲的名表。
对于姚琪的奢侈品喜好,熟悉他的朋友才能看出端倪。平日里,姚琪经常穿一件黑色西装,并不起眼,不过举手投足之间,你会看到他的右手手腕上戴着一只金表。
奢侈品对于官员的诱惑,从许多案例中都可窥一斑。据相关人士介绍,比较常见的行贿方式是,在大笔金钱以及物品中,再搭上几件奢侈品。
有人随机抽取北京法院审理的100件受贿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官员过年时收受的礼单中,轿车与房子分列第二和第三,名列第一的是“小件奢侈品”。
照理说,日常生活中,衣着穿戴是个人的自由,但当群众看到官员身上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包和表,就不免质疑单凭公务员的有限收入,如何承担这些高消费?很自然就会想到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以及当前形势严峻的贪污腐败。
其实,在过去,奢侈品在贪官的受贿礼单上并非这么受欢迎。“在以往出现的案例中,贪官热衷的是现金,或者金银首饰等容易兑现的物品。”一位检察官说,以前奢侈品并不普遍,而且难以鉴定价值,不实用。
然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一位检察官认为,绝大多数贪官之所以收受奢侈品,主要还是因为“圈子意识”在作怪:周围接触的人中,大家都以使用奢侈品为荣,耳濡目染地,就渐渐陷入了这个怪圈。
虽然从总体情况来看,奢侈品在官员的受贿总额中,所占比重并不大,然而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小。
前段时间,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拍到在车祸现场面带微笑。结果被网友揭发出,他有11块名表,随后他的手镯、眼镜、皮带等奢侈品,又被网友逐一曝光,其中一副眼镜高达13万元;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因为抽名烟,进而被纪委调查,以至锒铛入狱。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安认为奢侈消费品,对于某些优越感意识强烈的官员而言,有着很强的体现自己权力和地位的诱惑力。官员应该正确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认识到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炫耀自己与众不同,而是为人民服务,杜绝特权意识和虚荣心。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加大对官员使用奢侈品的监督力度,在问题出现之前就防微杜渐,以免他们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