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实施房地产调控措施以来,为规避“限购令”而转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游动资金可能多达两三千亿元人民币,专家指出,这些钱可能在五年内都会被套牢。
中国这一波房地产调控始于2010年4月26日的“新国十条”,随后历经三轮收紧与延伸过程,达到五个限制:限购、限售、限贷、限价与限外,被一些市场人士称为史上最严厉屠杀政策。受影响城市达40几个,主要是房价高涨的大型城市。
至今,调控措施还未见松绑迹象。中国总理温家宝3月14日在记者会上再度重申:“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
在市场紧蹙之下,大量游资与开发商转进没有实施限制措施的中小城市楼市,但复旦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预测,这些中小城市本身购买力并不足以支撑被炒起来的楼市,因而形成真正的泡沫,大城市调控措施持续,则使得游资撤退无门。
他说:“个别城市我不知道,但整体来看(这些小地方楼市)解套无望,大家都想抛,抛给谁?”他估计这些游资在两三千亿的规模。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就以“触目惊心”来形容二三线城市的大量空置楼房。住建部专家委员会成员张泓铭也指出,很多人把房地产视为发财对象,等待升值后抛售,以致全国出现过量的空置率。
中国指数研究院针对100个城市的最新样本数据指出,今年2月平均价格环比1月下跌0.3%,是连续第6个月环比下跌。其中27城环比上涨,包括包头与呼和浩特,72城环比下跌,包括鄂尔多斯。
但实际的冲击表现在去年连续的收紧之后,去年 “十一”过后,中国指数研究院对20个重点城市的监测显示,成交同比下跌44%。今年2月70个大中城市全面停涨。影响所及,去年下半年开始,多个城市传出开发商降价导致早先购房者的强烈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