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旱情得到缓解,但随着降水天气的增多,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旱涝急转,部分地区出现罕见水灾,局部地区的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其中贵州、湖南、江西等重灾区受灾人数将近千万。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呈现时间连续、区域集中等特点。其中,6月9日至12日,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将高达90—150毫米。14日前后,长江中下游等地还将出现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过程。
暴雨蓝色预警
中国国家防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天气象干旱将缓和,但南方部分地区的汛情迅速发展,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今后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尤其是西南地区和前期严重干旱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强降雨虽然缓解了湖南的旱情,但局部地区的暴雨导致旱涝急转,出现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
据统计,湘西自治州、娄底、怀化、张家界4个市州、219个乡镇、12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7.81千公顷,倒塌房屋1046间,紧急转移人口2.7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81亿元。
贵州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的持续强降水。贵州省民政厅透露,近期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全省200万人受灾,大量农作物受破坏。
江西部分地区也出现水灾。日前的强降水已造成江西52万3700人受灾。
国家急拨救灾款
为支持长江中下游地区做好救灾工作,恢复农业渔业生产,中央财政在前期已拨付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抗旱救灾资金11.37亿元的基础上,再次紧急拨付救灾资金12亿元。
据中国财政部介绍,这12亿元救灾资金中,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4亿元,用于补助2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购置设备,加强抗旱防汛能力建设;农业渔业生产救灾资金8亿元,用于补助农民购买鱼苗、种子、化肥、药物、消毒剂、柴油等生产资料,修复因灾受损严重的鱼塘灌排水设施和渔民渔船等。
尽管中国华南旱涝急转暴雨成灾,但中国华北和西部、北部的甘肃、内蒙古等地降雨偏少,旱情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