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董卓完全架空汉献帝刘协,执掌官员废立的时候,孔融的不着调、不靠谱就更加突出。因为每次与董卓对话,孔融都流露出叫董卓滚蛋,让献帝自己来主政的意思,并时常顶撞、不顺从董卓的讲话精神,于是又“被”迁调到了“议郎”毫无实权的参谋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孔融仍然继续跟董卓作对。其实,按现在的价值观念来说,献帝也好,董卓也好,不管谁来做国家领导人,都是封建统治,民主、民生、民权都不可能得到,更何况让董卓来管理国家总比献帝有能力吧。
在北海的六年,可以说是孔融一生中家庭生活最幸福的时光。在工作上,他平定了贼寇、扶持学校、表彰好人好事、改善了百姓生活等等,并且还举荐了一批青年学子,让他们去做官。孔融一生乐于推荐学子。他曾经惺惺惜惺惺而举荐的学子祢衡,由于比他的性格还狂傲,最终也成了孔融死罪的理由之一。工作上的成就感,地方百姓的拥戴,加之远离了朝廷那拨恶心的人,他的心情格外晴朗,由此一家人乐乐融融,煞是幸福。
然而,孔融的耿直与才华让他既得以沉浸于幸福又暗陷不幸的诅咒。这六年之中,如果孔融多搜刮些民脂民膏,多积攒点财富,在逢年过节或制造借口,不失时机地向得势者送上点“心意”,为今后的日子做一点打算,也许接下来他一家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在曹操、袁绍的势力开始鼎盛的时候,他的一个副手劝他去拉点关系,而孔融却一怒之下把他杀掉。
公元196年,是孔融终身难以忘怀的一年。
这一年,流落在外的汉献帝回到了洛阳。皇宫已经全被烧毁,一粒粮食也没剩下,朝中官员饿得采摘桑叶充饥,有的饿得靠着城墙就死了过去,有的则被士兵杀死。
这一年,曹操带兵进入洛阳,把献帝和朝廷迁到了许昌,曹操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级司空”,真正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一年,与孔融互称“孔子颜回”关系的祢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斩首。
也是这一年,从春天起,敌人的部队把孔融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一直持续到夏天,战斗异常惨烈。
一向虚妄狂放的孔融却并不肯正视现实,生怕有损自己处变不惊的大名士形象,更不会到一线去督阵。当兵员只剩下几百人,攻城的箭镞像下雨一样密集而降,守军与敌军短兵相接,血肉搏杀的时候,孔融仍故作镇定,凭案读书,若无其事地谈笑风生。
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随着城中的一阵喧闹,敌军攻进了城内。此时此刻,这个一生不肯正视现实的狂狷书生,才在几名亲兵的掩护下,狠心地丢下了妻子儿女,在茫茫夜色中逃出绝地。可怜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只得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不争气的丈夫和父亲殉难了,她们母子三人被敌兵俘虏,全部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