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桂秋林 柳毓玉
当我们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中国驻英使馆向这位伟人的铜像鞠躬的时候,他所有的一切彻底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称他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地继承和发扬。在中国最无力的情况下,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理应继续成为我们两岸的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和责任。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以及他所有的论述,不仅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现实主义,而且对于化解历史纠纷实现民族和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也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孙中山先生“以党治国”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治军、治党也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化国家的建设更加坚固。
纵观近代中国,错失数次的现代化机遇的原因既有统治阶级的封闭,保守、腐败,也有社会动荡、战乱频频造成的影响,历史是无法假设,但却能给后人以借鉴和启示。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牢记历史的教训。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中国顽固的封建统治却仍沉浸在康乾盛世的迷梦中,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是落日余晖,更不知欧洲各国以在全球展开贸易,争夺霸权,中国已经成为他们锁定的目标,大的变革即将来临。
自鸦片战争以来,一连串的民族耻辱虽然在中国激起了爱国的激情,引发了革命风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但是这些都不能彻底的摧毁社会的结构,也就无法建立起现代化的中国。百余年的艰苦奋斗,国家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重任,使一代一代的中国仁人志士为之求索的奋斗,国家的复兴成为中华儿女心中多年的梦想。在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土壤十分深厚的中国,要建立民主政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俄国的十月革命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孙中山先生受到了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看到了新的希望。更加坚定了信心推动中国革命,这也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转变。
中国人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起成立同盟会,提出了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的的政治目标,用革命的手段实现它。
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就此结束,打开了社会进步的大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使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经历了一次历史性改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革命成为20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解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一页和新篇章,这也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政治生涯。毛泽东曾经讲过:“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这场革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但是为后来斗争胜利开拓了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给中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毫无疑问,它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百年前,他从一个小村阔步走向世界,开始了探索救国图存和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也为捍卫新生的 “共和”政权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和他的辛亥革命,就是要缅怀革命前辈为祖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却浴血奋战,不可磨灭的一生。赞颂他为改变中国所付出的艰辛,这为我们增强建设祖国的统一大业,振兴中华更有信心。
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弹指一挥间,自从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的祖国真正的走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如果没有坚强的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中国不会走的如此自信。
现在我们将会欣慰地告诉我们的前辈,告慰那些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先驱者们,你们的子孙,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了你们的梦想,你们一生为之奋斗终身的核心,目的,追求和实现国家统一,这也是我们世代子孙的历史使命。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人所能做的是踏着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走过的道路,从历史充满变数的发展中寻找其必然的规律,从时代充满挑战的拷问中坚定其选择。
同时要用更大的毅力勇气,为中国的未来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书写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
为了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这也是全球华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