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当中国家长遇上西式思维

当中国家长遇上西式思维


在英国,18岁的孩子已经独立成人,父母可以让孩子单独搬出去住,也没有义务再帮孩子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可在这个年纪,中国的父母们还在为孩子上哪所大学、选哪个专业操心,孩子毕业后,又开始忙活着孩子的工作、房子、结婚、还有孩子的孩子。总之,中国式的家长似乎有操不完的心和忙不完的事,似乎孩子的事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事,也是他们最大的“事业”。

其实关于中国式家长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本身就没有孰优孰劣,适合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而当一旦中国式家长遇上西式思维和生活方式时,会摩擦出比国内家长和孩子间更大的火花。

谈恋爱:家长最爱管的“闲事儿”

今年的春节,小美过得并不开心。大年初二那天,她接到母亲发来的短信:今天和谁谁吃饭,他的女儿今年把男朋友带来了,爸爸妈妈奋斗了一辈子,没想到竟然是这样?小美一看到短信就愣了一下,心想:我怎么样你们了吗?难道我给你们丢人了吗?

在16岁的时候,父亲交给小美一个账本,并告诉她:我们给你的每一笔钱都要记账,将来你都要还给我们的。虽然后来小美才知道父亲只是这么一说,并没有真正要执行,但是这培养了她独立的个性。从读高中到考大学,父母都遵从小美的意愿,让她报考了艺术院校,当她想出国深造的时候,父母也放开了手,小美一直很庆幸有一对开明的爸妈。但是近几年开始,小美发现爸妈变了,变得不再那么放手让她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最开始有冲突是我决定留在伦敦发展,我妈不理解我,觉得我是穷折腾,家里经济条件不差,也有工作,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女孩要离家万里。我妈说,只要我回来就买辆车给我,还说要给我买套好房子。”一直要求小美自力更生的父母,为了把小美留在身边,却千万百计地对她进行“物质诱惑”,但都被小美一一拒绝。看着女儿在伦敦的工作和生活渐渐稳定,父母也慢慢接受了她的想法。

让小美没想到的是,这只是过了父母的第一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她父母又开始操心起她恋爱的问题,“他们总是觉得无论工作多好,伦敦的生活多么丰富,没成家就不算定下来。”从青少年时期的

“放羊式”教育方式到现在成年之后反而回归传统的中国教育方式,这样180度的大转变让小美颇不适应。一方面,她得应付繁重的工作,另一方面,父母时不时催她找对象所施加的压力也让她不厌其烦。刚开始的几年,小美的父母只是在唠叨:你同学谁谁是不是要结婚了?谁谁是不是有男朋友了?但是从去年开始,就有点变本加厉了。打电话除了说说衣食住行,接下来就要谈找对象的问题。

“开始我还和他们沟通,说在英国,三十岁的女人不结婚很正常,但是说着说着还是觉得和他们说不通,关键是对幸福观的认知差距。”小美说,“我父母认同的幸福感是要结婚生子这种比较传统的价值,而我所认同的幸福感是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这对他们来说太虚了,根本就不应该称之‘幸福感’。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你现在不幸福,除非你找一个男人安定下来,否则就是自私。”

小美认为谈恋爱结婚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她既没有特别抗拒找对象也没有刻意去寻找,但是小美的父母可不愿意了。去年回国,小美的父母还郑重其事地找她谈话:希望她把找对象当成一件大事去认真对待。

“我现在很困惑怎么和父母相处,以前其乐融融的关系现在已经变得有点夹生,而且以前不怎么喜欢问我问题的亲戚也都因为我好不容易回一次国,就一股脑地开始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有点怕回国,怕面对他们。我觉得我们都爱爸爸妈妈,但是却不能共处。”

小美已经和父母打好招呼:30岁之前不结婚。不是因为她自己不想结,而是预防感情的不可预料性与父母的焦急心情发生矛盾而采取的缓兵之计。

回到父母身边:当爱成为负担

中国社会一向喜欢“妖魔化”独生子女,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他们不独立,太依赖父母。反之,当子女很独立时,父母又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婷婷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虽然是父亲一直出钱供她念书,但是她从小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虽然偶尔也有别的恋情,但并没有打算再开展一段新的婚姻和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因为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婷婷一直相对独立,从小到大绝大部分决定都是自己做的——报考的专业、念大学的城市以及来英国留学,父母并不会干预太多。

这二十年来,母亲一直灌输给婷婷的是,“妈妈含辛茹苦把你带大,为了你,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咱们娘儿俩要一直相依为命。”“以后你去哪儿,我就跟你去哪儿。”这些大概也是大部分的单亲妈妈会不断重复给子女的话,婷婷也早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母亲是她生命里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一现实。婷婷在英国留学期间,平均每2-3天就要给妈妈打一次电话,耐心地听妈妈说那些乏味的家长里短,描述生活的细枝末节。随着婷婷的成长,妈妈也越来越信赖婷婷,大大小小的事情总要跟婷婷汇报,问婷婷意见。妈妈身体不好需要手术,婷婷就会第一时间赶回国,守在医院里一边照顾妈妈,一边赶论文,她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然而,婷婷第一次感到母亲施加给她的压力,是当她研究生毕业,面临留在英国工作还是回国的问题上。婷婷在英国期间交往了一个感情很好的英国男友,毕业时也找到了一份可以帮她解决签证的工作。当她打电话告诉妈妈这一切是多么得之不易时,母亲并没有为她高兴。取而代之的是,母亲努力告诉她,不可以留在英国,否则她照顾不好自己,或者就找别的借口,比如国外太乱不安全等等。婷婷心里知道,母亲其实想说的是,“如果你不回来,妈妈怎么办?”婷婷隐隐地感到了母亲的自私,但在很久的思想斗争后,她还是决定辞去工作,丢下男友,回到母亲身边。“当然,”婷婷说,“除了妈妈需要我以外,我也很想念她。我做这一切不只是因为责任,更多的是出于爱。”

日前,婷婷刚刚回国不久,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准备之后去北京找工作,然后把母亲接过去。她说妈妈做任何事情都喜欢拉她陪着,去医院、去教堂、去串门。虽然在英国时,无论是她的男友或是其他英国的朋友都不能理解她的决定,以及母亲对她的依赖。但是她说她不后悔她的决定,

“这是人发自本性的‘爱’的一种形式,并且是一种永远出于‘善意’的爱,我珍视这份爱,也愿意回报这份爱。”

说起中西方家庭关系的不同,婷婷说,也许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的宗族观念,使得亲人之间的关系比西方式的更加紧密。中国文化里自古以来有传宗接代,香火延续的观念,相信人死后其子子孙孙是他生命的延续。而西方宗教文化中,每个个体都是以独立而疏离的方式被演绎的,死后每个人都以个体的形式去天堂或是去地狱。虽然,在现代社会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都在各自瓦解,但是千年来的亲子关系却难以从文化里剥离。

养育下一代:“老革命”遇上新问题

除了催婚、谈恋爱,关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也是华人家长喜欢操心的事情。有些年轻人没有育儿经验,老一辈人的育儿经验往往能弥补他们的不足,但是往往他们的“老一套”,也容易与西方的育儿观念产生冲突。

小林的朋友刚刚生孩子,她的婆婆就大老远地兴高采烈从国内来伦敦陪她坐月子。“我朋友喜欢从小就培养孩子较为独立的观念,所以在孩子刚生出来第六天就让他自己睡一个房间。”有时候,孩子哭起来,夫妻俩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去抱他哄他,而是看看他到底是在撒娇还是真的有生理需求。但是她的婆婆可就不一样了,孩子一哭,就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抱他,并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两代人对孩子哭起来要不要马上安抚的观点截然不同,而且谁也不能说服谁。小林的朋友给婆婆下了“禁令”:孙子只能看不能碰。于是就上演了这样一幕,孙子在一旁嚎啕大哭,父母不是第一时间马上抱起来,而是观察一下哭的原因,但在一旁的婆婆可就按捺不住了,一边心急如焚地直跺脚,一边又不能接触孙子,情急之下甚至还把自己急哭了。如此一来,婆婆住了不到半个月就郁闷地回国去了。

关于带孩子的问题,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要不要“把尿”的问题。“把尿”是中国传统育儿方式,就是尽量让孩子脱离尿布,通过训练建立一种后天的条件反射,让宝宝听到暗示把尿的声音或看到熟悉的动作时就有尿意。中国传统观点认为,“把尿”方便、有效、环保,而且节约资源,所以在中国,随处可以见到穿着开裆裤的小孩,这样可以方便把尿。而西方更喜欢在孩子较小的时候使用尿布,让孩子有自主感和自由感。

一向与儿子媳妇相处融洽的张女士,就因为该不该给孙子把尿的问题与曾在海外留学的儿子及媳妇产生了矛盾。张女士的孙子出生后,她就帮着媳妇带几天,一向主张把尿的小张自然希望孙子穿开裆裤,而小张的媳妇却坚持让儿子包尿布,于是两人僵持不下。儿子回来后,媳妇把争执告诉他,儿子一听,就责怪妈妈的不是:“在澳洲,人家老外都是包尿布的,不像你们老一套穿开裆裤的,这种方式不科学。”张女士听了也不服气,说:“你就是我一把屎一把尿这样带大的,把尿怎么不行了?”两人谁也无法说服说,于是张女士的媳妇把孙子抱回娘家给孩子的外婆养。

张女士对记者说:“其实也不是我爱管,只是这样不听老人言的做法我不同意,我们都是过来人,都是这么把孩子拉扯大的。”但是张女士的儿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以前我上学、读书、交女朋友、甚至结婚都是听我妈的,但是我都有自己的孩子了,我当然希望我的孩子按照我所信奉的理念成长,毕竟两代人的观念不同。可是我妈就是不愿放手,总觉得什么事情出了她的操控就会失控。其实这样的例子我身边还有很多,特别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与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观念上的差距会拉越大。我只能让我的孩子远离她,让她放手一阵子,等她习惯不管了,再让他们一起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