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跃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主任兼经济外交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长期从事日本问题和世界经济问题研究工作,先后两次作为外交官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
我认为的“民间外交”就是在政府工作层面之外,民间人士进行的一些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及其他方面的往来。这在中日关系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双边关系的重要法宝。
在1972年中日建交之前,由于中日历史上的恩怨,建交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中日之间的交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是通过民间外交来进行,这些民间外交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当时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叫“以民促官”。
中日建交四十年来,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关系都有了长足发展,民间外交也在不断发展。迄今为止,中国对外缔结的1871对友好城市,其中中日友好城市共248对,占比最高。所以民间外交一直是中日之间很重要的桥梁。
现在中日关系出现一种“政冷经凉”的状态,而且国民之间也产生了很强烈的对立情绪。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仍然相信民间外交会发挥其独特作用。
政府“不太好说的话”我们来说
在过去的一两个月内,我去了两次东京。两次我都感觉到,在两国政府僵持的情况下,民间外交有它特有的作用。就拿上个月底我去参加的一个中日学者研讨会为例,我们就和日本学者进行了交流,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中日之间的关系、两国的国民感情为此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两国经济关系产生的影响。另外,也讨论了我们未来应该怎么做,并给两国政府提出的一些建议。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两国对抗,其实对双方都不利。因为两国的经济关系很深,都是相互依赖。我感觉,通过这样的研讨会,民间学者们把事实说清楚,交流一些报纸上看不到的信息,对了解对方的想法是有好处的。
学者交流不代表政府,所以可以更加坦率、更加直接谈出个人看法,甚至可以讲政府不太好说的话。比如说“中日之间现在距离战争究竟有多远?”这样敏感的话题学者之间可以沟通。我们认为:“目前的这种状态,双方都该严加管控,避免擦枪走火,给双方造成伤害。”同样,日本的学者也是抱着一种沟通的心态,他们认为,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军队开支又不断增加,作为周边国家,他们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现在两国又是对抗时期。针对这种想法,我们会对他们进行详细的解释。
民众自发的外交行为更有说服力
上次我访问日本的过程当中,当时正好发生了一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见义勇为的事情。当时有一名日本少年落水了,正好有位中国留学生经过,他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去,把这名少年救上来了。这件事在日本影响很大,日本的媒体做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这次我又来到东京,还听说日本政要要单独接见留学生,还要表彰他。
这个留学生救人事件也是中国民间外交中出现的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件事发生之后,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显然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好多日本人见到中国人都竖起大拇指。通过这件事,他们都对中国人印象很好。虽然现在两国国民处于一种对抗的状态,这件事还是潜移默化地对两国人民感情的调整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一些机构、商务人士或是精英人士组织的一些民间外交活动,我认为普通民众自发的一些民间外交行为更有说服力。即便是我们学者之间的交流,也还是有很多人质疑是否受官方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如果是留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中国的留学生能够给日本留学生解释一些中国社会现在的问题,老百姓的问题由老百姓自己来说话,这种行为可能更具有可信度,日本老百姓可能更重视。所以我认为,普通人之间的沟通,效果会更好。
东京奥运会:民间外交新契机
我认为日本的东京奥运会,对民间外交来讲也是一个机会。在奥运会之前我们应该要做一些系统的准备工作。其实我历来主张中日之间的人员交流,特别是旅游,一定要特别鼓励民间旅游。现在日本国民和中国国民之间互不了解,旅游是一个让双方能互相了解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我的印象当中,所有去日本旅游过的中国人,都会对日本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来中国旅游的日本人,也对中国有了不一样的了解。
在东京奥运会之前,如果两国之间的旅游观光能够恢复到钓鱼岛争端发生前的状态,到东京真正举办举行奥运会时,中国游客的数量肯定会大幅增长。这种大量的民间互动在东京奥运会时如果形成一个高潮,对两国关系的恢复和稳定,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政府应加强对民间外交的引导
我觉得虽然政府不能控制本国国民怎么做,但是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开放更多的窗口。其实据我所知,钓鱼岛争端发生之后,中国政府并没有对国人赴日旅游进行限制,完全是老百姓自己感情上自动停止了,或者是旅游观光部门觉得气氛不合适。但是形势慢慢稳定下来以后,人员交流开始互动,又开始增加了,如果政府在某些方面起一些引导,旅游的恢复可能会快一点。据说日本的外务省开始着手开展过去停下来的人员交流项目,比如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中国现在有很多做民间外交比较好的组织,比如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中日关系学会,还有中国各地方的一些友好团体。日本有各种对华交流的学会和组织,各个都、道、府、县也都有对华友好团体。包括我所在的中日关系学会,每年都会与日方的日中关系学会进行交流,即使在中日关系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停止交流。所以中日还是有很多民间交流的团体和渠道进行沟通的,这些民间交流都恢复了的话,会对中日关系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