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
成立于1920年的英国皇家国际关系学院(Chatham House)将于明年3月迎来首位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籍高级访问研究员。目前,该项目的申请已经向中国公民开放。若申请成功,该研究员将在伦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并与英国各界相关人士进行交流。
2013年10月29日
著名的英国老牌拍卖行佳士得进驻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拍卖会。
2013年10月12日
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带着他的“精英商贸团”抵达北京,正式开启了被视为“中英关系融冰之旅”的访华行程。
2013年9月23日
英国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200客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启英航从伦敦希思罗机场直飞中国中西部的民航新篇章。为取中国人的吉祥谐音字“发”与“久”,从伦敦飞成都的班机编号为BA89,而从成都返航伦敦的班机则编号为BA88。英航为庆祝首度直航大熊猫故乡,特地在班机机身绘上大熊猫图案,并在机场特备仪式,以六名人扮“熊猫大使”及四名英航大使列队迎接。
2013年3月20日
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始了他“中超形象大使”的五天行程。
2012年10月19日
第24届英国语言展在伦敦奥林匹亚展览中心国家馆(National Hall, Olympia Exhibition Center)盛大开幕。其中,中国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以全场最大展台第五次参展,再掀英伦三岛汉语学习热潮。
2012年7月22日
由柳传志率队,俞敏洪、王石、朱新礼、马蔚华、牛根生、郭广昌、吴亚军、刘积仁、王文京、曹国伟等近三十位知名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到英国访问,并与英国各界展开了一系列深度交流活动。
2012年
2012年是中英建交40周年,4—11月,英国开展了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艺术和创意产业盛会,此项盛会以 “艺述英国”为主题,包括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建筑、文学、电影等所有艺术形式。从2004年“创意英国”到“艺述英国”以及相关后续活动,英国十年来对华公共外交策略呈现如下明显特征:整合讯息与资源,传播英国优势品牌;深度互动,强化中英关系;延续大型事件,力求长期效应。
2012年4月16日
第41届伦敦书展在伦敦伯爵宫(Earls Court)展览中心盛大揭幕。中国是此次书展的市场聚焦主宾国(China Market Focus)。作为庆祝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东道主和主宾国都希望通过这次中国参展推动汉语图书与英语图书两大市场的深度合作。
2011年7月20日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向中国工程技术教育界人士发出加盟该学会的诚挚邀请。2011年3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签约启动教育合作伙伴计划。
2010年12月
苏珊大妈加盟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并献唱三首歌曲。这是在英国ITV电视台的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一展歌喉之后迅速红透英伦的苏珊大妈首次亮相中国。苏珊大妈作为典型的英国文化代表人物已经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010年12月3日
《中国日报欧洲版(China Daily European Weekly)》在英国伦敦创刊发行。成为在欧洲发行的首份国家级英文报纸。
2010年11月15日
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马克·琼斯访华,并表示愿意与中方合作研究圆明园文物。圆明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与英国博物馆展开共同研究,待时机成熟将组织专家赴英寻宝。
2010年11月9日
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英国皇家三军防务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英智库安全战略论坛”。30余名在京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国际核不扩散形势、国际核军控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10年9月8日
上海世博会迎来英国国家馆日,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合作的舞剧《爱有多重》全球首演,成为馆日最大看点。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次子、英国贸易和投资特别代表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在出席官方仪式时指出,两国青年舞蹈家联袂合作的文化演出,生动地表明英、中两国良好的伙伴关系。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吸引观众800万人次。
2009年11月
为增进交流、消除误解,中国藏学家代表团访问英国。该代表团团长为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沈开运。
2008年5月1日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在伦敦举行招待会,庆祝该俱乐部“青年破冰者”组织成立。成立该组织旨在推动文化、教育、法律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并鼓励英国年轻一代增加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2008年2月
英国举办了为期半年的以“时代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文化节。 活动内容丰富,涵盖美术、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设计、科技、商务、教育、体育、饮食和茶文化等广泛领域。
2007年
英国普华永道在伦敦成立了中国业务组(China Business Group),负责为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法律咨询、税务及兼并融资等。为中国企业落地英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07年9月11日
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在大英博物馆开幕,在为期半年的展会期间将展出来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2000多年前的120件、组文物。
2005年6月
国家汉办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签署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第一家孔子学院落地英国。英国目前有24家孔子学院,数量位列欧洲第一,全球第二。不仅如此,全球第一家中医孔子学院、第一家商务孔子学院及全球第一家舞蹈和艺术孔子学院都成立于英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属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旨在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孔子学院立足所在英国大学,向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教授汉语和介绍中国文化;而孔子课堂的教学对象是所在中小学及周边中小学的学生。
2005年
中英两国联合举办“中英精英科技年”, 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及交流活动,更广泛地促进公众对中英两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认识。
2004年
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它坐落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它的定义为“中外合作大学”,英国方面对其定义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校区。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第一家经教育部批准引进世界百强优质高教资源的中外合作大学,颁发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相同的文凭。
2004年
英国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四大城市举办了“创意英国”主题活动。该活动是公共外交战略委员会(PDSB)自2002年组建以来的第一次跨国公共外交活动。英国将此次大型系列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创意、革新”,以16~35岁青少年为核心目标群体,通过33项包括展览、互动体验、大型表演、竞赛、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吸引中国青少年深度体验英国各个领域的创意设计。
2003年11月3日
中国19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了首次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展,该展览旨在吸引当地学生前往中国学习深造,推进中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进程。
2002年8月17日中国足球运动员孙继海首次亮相英超比赛。之后,中国足球运动员李铁、李伟峰、范志毅等陆续来到英国踢球,学习英国足球的优秀技术。
2000年8月23日
上海东方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为中国喝彩--伦敦泰晤士河之夜大型音乐歌舞晚会》在英国伦敦千禧宫成功举行。
1985年
中国城第一次有组织地举行了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活动。2002年,中国城的中国农历新年庆典地点扩大到了包括莱斯特广场和特拉法加广场。
1983年
英国政府“旗舰奖学金”项目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开始招收中国学生。作为英国政府最负盛誉的奖学金项目,英国外交部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极具影响力的校友网络,中国是校友人数最多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已为中国培养了3000多名人才。志奋领项目在中英各项交流中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很多志奋领的领友也为两国的关系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1978年
伦敦中国唐人街协会的形成促进了中国城社区与市议会,警察及Soho以外社区的联系。
1970年
每日电讯报有一篇名为“爵禄街的奇怪社区”的文章,强调中国城的演变从一个地区单独的餐馆变为一个华人社区,并作为一个中国符号在英国存在,为中英两国的交流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953年
以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杰克·佩里为代表的一批英国工商界人士克服重重阻力访华,被誉为中英关系的“破冰者”。翌年,48家有志开展对华贸易的英国公司创立了“英中48家集团”,并于1991年更名为“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
1949年12月3日
由英国进步人士发起的“英中会议”在伦敦召开,目的在于建立并发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谊和经贸关系。英国10个最大的产业工会和198个群众团体派代表出席了会议。毛泽东主席特电致贺,表示中国人民欢迎一切加强中英人民友谊的努力,并希望这种努力获得成功。
1943年
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年,当时在重庆设立了代表处,这在亚洲各国中是最早的。但由于冷战的到来,英国文化协会停止了在中国的活动。1972年,中英代办级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英国文化协会与中国的关系也得以重建。目前,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共有5个代表处,持续升温的两国文化活动背后,都有英国文化协会的组织、策划、管理和评估,为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搭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