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英国如何开展性教育——不仅是“我从哪里来”

英国如何开展性教育——不仅是“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在还不知道这是一个难解的哲学问题时,我就已为此所困扰。不过我当时思考得远没有那么抽象,我疑惑的只是大人们对此给出的答案不一致。

一个说法是“你是从垃圾堆捡来的”,另一个说法则是“你是从野猫洞捡来的”。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我只好倾向于相信是后者,因为这至少显得有点技术含量。而且我的同学中“从垃圾堆捡来的”实在太多了,我不想随大流。

但随着自己的渐渐长大,我开始隐约感觉到以上说法的不靠谱,但仍然不知道从哪里可以得到更靠谱的说法。读中学时,的确有一堂课名为“生理卫生”。印象中这堂课是这样上的:开始上课了,老师走上讲台,表情严肃,欲言又止,使得现场气氛显得颇有些诡异。最后,她让同学们将书翻到第某某页自己阅读,并表示读完后可以做其他主科的作业。所谓主科,自然是指语文、数学之类对中考、高考至关重要的科目。

于是,在这样的教育导向下,同学们的主科成绩日臻佳境,但对于“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却依然是云里雾里,更不用说其他更“深入”的问题了。

而且这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经历。虽然中国不同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观念和体系中,“性教育”在很长的时间之内仍然是一个被回避的领域,即使偶有涉及也是语焉不详或只是停留在生理卫生层面,而并未涉及其他心理、情感、安全等等更深广的层面。

在我来英生活之后,也不时看到身边一些华人家长在为子女的性教育问题烦恼,有的担心英国学校“讲得太深”或“太过火”,有的则担心性教育会使得孩子“懂事儿过早”。这或多或少反映出了中英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存在着的差异,以及华人家庭在中西方不同的性教育观念冲突中的无所适从。

到底英国的青少年 性教育是个怎样的情况?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和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这又与中国有何异同?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以供大家参考。

法令基础

英国现行的有关性教育的法规,并不是通过一部单独的法律来界定的,而是散见于多部不同法律的相关规定中,包括《1996年教育法》(The Education Act 1996)、《2000年学习与技能法》(The Learning and Skills Act 2000)、《“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指南》(Government guidance on personal, 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以及2000年出版的《性与关系教育指南》(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Guidance) 等。

在《性与关系教育指南》中,对于“性与关系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其中第九条中说道:“这是有关身体、道德与情绪发展的课题。它旨在让学生了解婚姻对家庭生活的重要性;了解稳定与爱人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爱与照顾。它也关于性(Sex)、性活动(Sexuality)与性健康(sexual health)。”

英国的“性与关系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告诉孩子“你从哪里来”,而是包含了更丰富的内涵,其中最关键的三个层面是“获取信息”、“发展技能”以及 “态度与价值”。

《性与关系教育指南》中还规定:有效的“性与关系教育”不能鼓励太早的性实验。它必须教导青少年去了解人类的性行为、尊重自己和他人,使青少年成熟,增加他们的自信与自尊,并了解推迟性活动的理由;学校“性与关系教育”的相关措施需先征询家长、青少年、教师及校长的意见。

在《1996年教育法》中规定,“性教育”(1999年之后才更名为“性与关系教育)包括身体构造、青春期、生殖以及控制或促进生育等内容。中学阶段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性病与爱滋病的相关知识。《2000年学习与技能法》中则规定了“性教育内容必须考量学生的年龄、宗教与文化背景”。

必修与非必修

目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现行的全国课程计划(National Curriculum) 中,“性与关系教育”(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的内容包括生殖、性行为、性健康等方面,并被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5岁以上所有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第二部分内容为11岁以上的学生必修,第三部分则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都是非必修内容。

第一部分公立中小学中5岁以上所有学生的必修内容,隶属于英国全国课程计划中的“科学”(Science)科目。没有被纳入“科学”科目之下的“性与关系教育”的内容,则被分别划入“个人、社会、健康与经济教育”(简称PSHE)或“公民教育”的范畴。

其中被划入“公民教育”范畴的内容,在5-11岁阶段为非必修课,但在11岁以上阶段是必修课;而被划入“个人、社会、健康与经济教育”范畴的内容,在5-11岁阶段和11岁以上阶段均为非必修课。

非必修的内容,家长可以根据其自身的考虑,决定是否让其孩子参与学习。此外,全国课程计划中还规定,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就其性教育有明确的成文规定,该规定还必须免费地供家长们查阅。

根据规定,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性与关系教育,必须先接受相关的训练。而《性与关系教育指南》中还对实际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建议,包括“建立共识或规则”、“使用‘保持距离’的技巧”、“如何应对学生的问题”、“运用讨论、适当的学习方法与教材”或“鼓励学生进行反思”等。

以其中的“保持距离的技巧”为例,相关的建议十分具体,比如该指南提到了一些避免尴尬和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技巧,原则是 “去个人化”。老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去揣摩某些情境下的应对方法。其他的一些方法,还包括圆圈讨论活动(Circle Time),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法来学习等。

英国的“性与关系教育”强调学校与社会的合作,要求教师与专家、社工、志愿者等一起合作来实施该教育。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工作者,他们可以提供具保密性的咨询服务,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帮助有相关困惑或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当然这些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之前都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并了解“性与关系教育”的准则。

此外,英国的“性与关系教育”还有一个辅助的方式是“同伴教育”,让青少年自己来担任教育者。一些有过特殊经历的青少年,在接受了适当的训练后,可以通过向同龄人分享其自身经历的方式,来为同龄人提供参考和建议。

争议不断

事实上,和中国社会一样,英国社会中围绕着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也一直存在着争议。

2002年1月,中国第一部青春期“性教育”教材推出,一时之间引发关注与争议。而与此类似的,英国中小学的“性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也与争议相伴。例如由米克·曼宁和布芮塔·格蓝史东合著的《我怎样出生》一书,虽然受到16个英国地区议会以及BBC的推荐,但其中的漫画插图和说明却被一些学生家长批为“太露骨”。

而另外一套由英国HIT娱乐公司出版的《小学性教育丛书》和英国BBC Active出版社开发的性教育视频,同样也被指“太过火”。抨击这些教材的学生家长认为,这些教材可能反而带来鼓励青少年性行为的负面效果。

争议甚至早在1968年就已开始,当时争议的焦点主要围绕在“性教育”到底是应该由学校来开展还是家长来负责。改革派支持性教育进入学校课程设置,而保守派则倾向于支持性教育由家长来负责。直到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中,才首次明确提供了英国学校开展性教育的法源基础。

但此时,新的争议再次出现,各机构对“性教育”的内容侧重点同样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性教育应该侧重实践层面,而有的则更倾向于性伦理与价值的教导,认为当时的性教育“欠缺情感、关系与价值方面的有意义的讨论”。

1999年9月之后,英国的全国课程计划部分修正,将之前的“性教育”(Sex Education)改名为“性与关系教育”(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增加了情感、关系与价值的内容,该提法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中国和英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英国,都与各种争议相伴,但至少,“我们是从垃圾堆捡来的”——这个时代应该结束了。孩子们不仅应该知道“我从哪里来”,还应该知道得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