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陈甲妮)
“福尔摩斯”四个字在最近两个月内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从11月1日欧美出版的关于福尔摩斯的新书《丝之屋》,到本月16日英美同步上映的大银幕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再到明年1月1日即将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并播出的3集迷你剧《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福尔摩斯这个家喻户晓的侦探形象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影视创作者的宠儿。那些标着福尔摩斯姓名的谋杀故事魅力始终未减,让如今的读者和观众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一样成为了阿瑟·柯南·道尔,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福尔摩斯的信徒。
“夏洛克·福尔摩斯”虽然是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但这一形象在后人的心中就像是一个真正存在的人物一样。去过伦敦福尔摩斯博物馆的人都知道,在贝克街221B,小说中的福尔摩斯正是于1881至1902年间居住于此。馆内的布置摆设都以小说中提及的情节为佐,为福尔摩斯迷们更增添他的真实性。
但近来对于福尔摩斯的形象不止局限于阿瑟·柯南·道尔的创作,更增加了不少新意。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洗刷,柯南·道尔留下的56个短篇故事和四部小说的内容虽白纸黑字一如既往,但福尔摩斯这一人物形象却在无数次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的改编和小说的延续中被代入各种现代意境,延伸出无数的可能性。
对于影视工作者来说,他们的创新更为大胆一些。电影版《大侦探福尔摩斯》,虽是英国导演盖·里奇掌舵,男主角小罗伯特·唐尼却是美国人,十足好莱坞娱乐包装,时代背景仍在19世纪末,但情节未保留太多原著的安排。而BBC播放的《神探夏洛克》,幕前幕后阵容大都来自英伦三岛,神探活跃的地方依旧是伦敦,但是时间已经从19世纪来到了21世纪。
这一期,我们将一起走进福尔摩斯的世界,他不再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19世纪,他同样属于21世纪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