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华人群体中,从事职业比较集中的当属餐饮业,其次前多年盛行一时的中医也算一个,然后掐指算来从事旅游业的华人导游应该是较大的群体了。
华人导游是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个职业,90年代以后,不仅仅是大批的留学生开始漂洋过海的海外求学,以各种非法方式海外淘金的偷渡客也铤而走险海外谋生。与此同时以友好访问、项目考察、招商引资、专业培训等不同目出外访问的各类公务团、商务团如潮水般的出现在西方各国的土地上。对于这些访问团队而言这时面临的问题是谁来接待这些前来访问的中国要人们。
在西方国家的制度里面,尤其是政府部门对于接待前来访问的客人,其财务制度是有严格规定的。与中国人的盛情好客和公款接待大相径庭的是,西方人并不会为这些访问的客人们无偿买单。除了公务会面和简单的工作餐外,中国客人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打理。人生地不熟的公务团最迫切的需求是谁可以从接送机到吃喝拉撒睡的全程接待,显然英国本土的那些旅行社由于语言问题而无法胜任。因而第一批华人旅行社招募的华人导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的。
最近听到一则笑话说的就是那时候的事情,据说当时只有那么很少一些中国导游,几乎都是半路出家,大厨,送外卖的,总之干什么的都有。因为导游门槛比较低,但是面临市场迫切的需求状况,这些看起来很不着调的人就都杀进来做了导游。问题是这些人可以开车引路,但是对英国历史、英国文化、景点知识却都是一知半解。公务之外的游览,团组客人看见伦敦街头不时出现的各种雕塑,免不了问问这个雕像是谁啊,那个雕像是谁啊或者问这个建筑是什么啊,那个建筑是什么啊。可怜当时一些带客人行走于街头景点的导游们要么搪塞要么答非所问,常常闹出一些令人喷饭的笑话。
随着来访英国各类人群的增多,英国一些旅行社也开始组织伦敦一日游、环岛四日游的散客旅游行程,一些留学生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那时的很多导游其实也就是起个引路的作用。记得当年某省一个副省长带团访问英国,某旅行社配备了当时号称比较优秀的导游,但是最后客人对导游的评语却是“引路者”而已。还有一次某海外华文报社记者暗访华人旅行社伦敦一日游,当时一位华人导游在介绍伦敦大本钟时对客人说,“之所以叫大笨钟”是因为这个钟看起来非常的笨重,这个事情上了当时的报纸。此类听起来有些沉重的笑话确实是当时许多导游水平素质的真实表现。不过客观的说,这也基本上是那些自学成才且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导游们的真实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访客们对于导游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逼迫着导游们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尤其是后来一些进入导游行当的留学生们,实际上将导游的素质一下提升了很多。很客观的说,这批导游中有很多是非常的好学之士,由于其本身的素质决定再加上自身爱好与刻苦钻研,这批华人导游中陆续涌现出许多非常优秀的从业者。无论从英国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景观、民族民俗风情、甚至大英博物馆众多收藏,这些优秀的导游们信手拈来、款款而谈。在名冠全球的大英博物馆,那些导游高手们从启蒙运动到经验哲学,从35万年前的坎砸石器到罗斯柴尔德珠宝的收藏,从古兰经到真武大帝再到清凉寺的三菩萨图,又有从亚述到巴比伦,到以色列到波斯,马其顿、希腊、罗马的传承对比,埃及、印度以及华夏文明,中国馆收藏从卢勤斋和何鸿卿的影响,大维德基金会的瓷器收藏,乾隆碗、乾隆架、乾隆书,清代推崇藏传大乘佛教,甚至湿婆,度母,观音,太上老君,他们都可以将众多展品融化在行云流水的讲解里,对于那些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许多中国客人也因此对这些优秀导游无不刮目相看并给予高度褒奖。
随着海外旅游市场形态的变化和细分市场的形成,中高端客户群体已经摒弃了那种跟随大团走马观花性质的旅游形式,选择自助游、自由行方式的客人越来越多,因此海外游高端市场对于海外高端导游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为了适应于这种市场的变化,对于导游的市场规范也有了进一步的市场要求。不可否认的是,在英国的华人导游的进入门槛是很低的,多年来许多导游都属于自学成才,有一些虽然经过某些旅行社的简单培训,但是鱼龙混杂的现象一直存在,要做一个称职让客人满意的优秀导游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英国各地的景点无不充满2000年历史的印记,要了解这些景点的历史与人文背景、想要流畅的给客人介绍这些景点文物背后的故事,没有一点毅力和勤学不缀的顽强和刻苦精神,想要做一名优秀的海外导游还真不是那么很容易的事情。
可喜的是在英国华人导游群体中,那些想要成为更加称职导游的导游们大有人在,目前很多年轻的华人导游开始参加正规的“蓝牌”导游培训,有的还参加了专门针对华人导游的“红牌”导游培训,此外还通过搭建免费的网络平台,让希望自助深度旅游的中国客人有机会直接选择优秀的导游。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英国的华人导游们将会以更为优秀称职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客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