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艺术活动现场, 就是在去活动的路上。”若想10月份与一些艺术从业者见面,在伦敦弗里兹艺术周上碰面可能是最佳选择。王陆宁(Luning Wang)就是其中一位从业者。在刚刚过去的弗里兹艺术周中,她奔波于各个展会活动之间。事实上,这就是她的生活状态,穿梭于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艺术盛事,与东西方艺术家对话交流。她享受这样的状态,也从中琢磨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学。
▲王陆宁在南法Cap d'Ail访问巴黎画廊主Kamel Mennour的艺术之家, 背后作品出自观念艺术家Michel Francois
在艺术界,人脉和业绩都可以“玩”出来
王陆宁是居住在伦敦的文化艺术顾问,也是多家媒体的专栏作者和特约撰稿人。她说:“其实我更像是一个连接东西方艺术收藏圈的纽带,以线上内容和独家线下活动的形式为中国的艺术爱好者和新晋藏家提供近距离接触、学习以及收藏西方当代艺术的机会”。
王陆宁坦言,在伦敦做这一行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自己曾经也有过迷茫期。她说:“有人认为,海外的文化艺术内容‘不接地气’, 受众群体小,很难与大家产生共鸣并带来‘流量’;甚至还有一些人把我看作是找不到方向的‘问题女青年’。”
▲王陆宁出席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 的夏日派对
但她自己心里很清楚:艺术和多元文化的跨界融合必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即使过去走了一些‘弯路’, 但我也还是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今年,因为王陆宁为新晋藏家与艺术爱好者解读西方文化艺术方面所做的贡献而入选了《尚流Tatler》亚洲新生代(Gen. T)榜单。主办方这么形容这个榜单的定位:“新生代就是用新的视角打破传统,影响和创造新世界,Gen. T是一份榜单,一群人,更是一种精神,一股力量。这群人(在各个行业)不断开拓和引领,在一次次挑战中寻求突破与蜕变。”
王陆宁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追求。
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前,王陆宁在伦敦弗里兹艺术周的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她不仅要去展会挖掘新晋艺术家并追踪拍卖动向,还为一家艺术媒体撰写了一篇关于疯狂的年轻艺术家市场和疫情后业界新动态的深度报道。“那周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刺激。”王陆宁仍在回味着。
她兴奋地介绍:“通常情况下,在展会和周边活动上,西方艺术界人士谈笑风生的破冰话题几乎都会围绕着奔走于展会间的人们的身心状态展开。这种状态可以用两个‘F’开头的英文单词形容——一个是‘错失的恐惧’(Fear of Missing Out),另一个是‘奔走于展会所产生的疲惫感’(Fairtigue)。”
▲王陆宁拜访英国艺术家Annie Morris工作室
不仅如此,她笑着补充道,在不断的赶场中,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心情还可以用另一个“F”开头的英文单词描述,那就是“乐趣”(Fun)。她说:“艺术家通过作品试图去探索和挖掘人性的'善',可市场和社交又不可避免地考验着人性的‘恶’,但在这样一个多棱角的世界中,时刻有着各种事件发生,这正是我们置身于艺术圈的乐趣。”
直言不讳揭行业潜规则
王陆宁的语速很快,性格也很率真。她曾在社交媒体上毫不避讳地揭示西方艺术圈的“行业潜规则”。她说:“艺术行业从来不会偏袒优等生,而是更偏袒那些有钱、有背景的人。”
她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残酷的现实:比如拍卖行在招实习生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把“藏家的孩子”和“普通大众的孩子”区别对待,就连简历都是分两堆而放。
▲在画廊Konig London,王陆宁与艺术家Bosco Sodi
刚毕业那会儿,王陆宁对梦想的憧憬很快就被现实泼冷水。“我曾经想在一个展会上去寻求一个画廊的职位。画廊主当时说,如果你想在我这里工作,你每个月需要先付我2500英镑,每天的上班时间要从早8点工作到晚8点,有时候还要加班,三个月试用后再考虑是否要你。我不在乎你的学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是看中你是否能给我赚钱。”
王陆宁坦言:“在艺术行业, 一个人能做到的位置和取得的成绩,往往和努力是没有关系的。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不像金融、咨询行业有那种所谓的‘事业轨迹’可循。这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最终只有富有激情的人才会找到出路。”
▲王陆宁拜访伦敦的Timothy Taylor画廊,图为艺术家Alex Katz作品
现在回头看,王陆宁发现,这完全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把行业规则、艺术体系和运作模式摸索透。那时,为了“逃避”现实,王陆宁开始尝试写作、经营自己的社交媒体。
“这些可能是曾经想‘放弃’的表现,记得那段时间我还利用休息时间去选修过市场营销的短期课程。最奇妙的是,当初看似‘不务正业’的这些事儿最终又把我拉回到了事业的‘正轨’上。”她觉得每一段经历都是值得的。
为家“注入”自己的性格
王陆宁的家非常讲究,充满了复古文艺气息。或许是因为这些年访问过一些藏家和设计师,被他们对细节的一丝不苟精神所感动,她突然有一天开了窍——生活永远只属于自己。取悦自己才是每个人要用一辈子去认真经营的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先要努力坚持着去把生活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用心地挑选家里的一事一物,比如出自上世纪5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Aldo Tura之手的羊皮鸡尾酒架和书架以及从柏林古董店淘来的Maison Charles桌灯。
▲右侧墙上的两幅作品来自艺术家Manuel Mathieu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她就自己设计。咖啡桌的设计是王陆宁从20世纪上半叶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与现代主义家具的设计中找到的设计灵感。她画出草图后,再请工匠制作。“交错的隔间既有装饰性也有功能性,可以摆放报纸和杂志。”
▲王陆宁自己设计的茶几,墙上挂着的作品来自艺术家Pamela Rosenkranz
她又因找不到尺寸合适的沙发,干脆决定自己动手。她说这个过程最后也变成了对上世纪设计史的学习,非常令人享受。
说到沙发,王陆宁最初心中向往的是意大利设计师Federico Munari的经典腰型(Kidney)中古沙发。实测空间后,她发现这一“腰型”线条过于利落和现代了。经一番研究,她又看上了经典的祖母绿色的丹麦香蕉型沙发。
“可是年轻女孩儿的公寓用古董沙发最怕流露出‘祖母’气,于是我果断决定自己设计。”王陆宁回忆道。
最终,她从当下很火的India Madhavi带子沙发获得启发,加入了一些具有当代感的元素。
王陆宁认为,在有限的空间里,当代和历史两元素都是有必要的,这样的设计搭配显得既不沉重也不轻浮。有年代感的东西经得起潮流的变化,也支撑得起文艺青年的“矫情”……
艺术圈大佬为她点亮人生
这些年,王陆宁认识了许多西方文化艺术界名流。让她获得至深启迪的一次交流,是今年夏天在南法圣特罗佩(Saint Tropez)访问传奇拍卖师西蒙·德·普里(Simon de Pury)。
▲王陆宁在Saint Tropez 访问传奇拍卖师、 苏富比前欧洲主席西蒙·德·普里
他讲了许多点明王陆宁的话。他说:“要对任何文化形式不带有任何偏见,怀揣一份梦想是毕生所需”。
更重要的是,那次“翻山越岭” 面对面的访问经历让王陆宁意识到:“人生其实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时刻组成的,比如和智者交流获得启发的时刻,感知人性深受感动的时刻和朋友相聚开怀大笑的时刻,是这些‘时刻’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组成了我们的人生, 而非是银行里的资产和院校的排名这些抽象的东西。而我们自身越好, 获得这种时刻的几率就越大, 我们要为这类时刻的发生去创造机会。”
那次访问之后,在王陆宁心里仿佛有了一个滤镜,知道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事情上,什么才能给自己真正的满足。
▲王陆宁在南法Le Muy拜访艺术家Bernar Venet的家
在与行业顶尖人物的对话中,王陆宁发现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有着一些共通之处:听从直觉、富有激情和敢于冒险。
西蒙被王陆宁视为业界的偶像,为她点亮一盏灯。王陆宁牢牢地记得西蒙给她的忠告。西蒙对她说:“你不能总安于现状,你永远需要去挖掘一些内在的东西,去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目标。人永远都需要做梦。如果你有在精神上永葆年轻的能力, 你就不会错过人生中好多有趣的瞬间。”
王陆宁回忆起西蒙说这席话的情景,她说:“我们坐在泳池边面朝大海,阳光洒在他脸上,宛若电影中的梦幻场景。而这样的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传奇人物透着赤子之心,谈着自己还有好多梦想……太美好了!”
她说,从这样的对话中自己获得了一种启迪心灵和激发心灵的精神快感,这恐怕是从别处无法获得的。
▲王陆宁受巨匠臻藏(Masterpiece London) 之邀,在David Gill画廊
“在普通人眼里,有些事可能是不切实际的, 然而, 这种叫人‘现实一些’的评论, 恰恰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见识和视野的局限, 我们完全可以不向现实‘妥协’, 那就要去努力做到更好的状态, 去争取、创造出普通的、狭隘的人看不到的现实。”王陆宁说得很诚恳。
▲王陆宁出差沙特利雅得
西蒙还对她说:“每个人都需要内心的驱动力。对有些人来说是财富金钱, 有些人则更看重社会地位,而自始至终,我的生活驱动力是想要一个有趣的、充满刺激的人生,是好奇心驱动着我。”
王陆宁也认同这一观点,她说:“我所从事的工作, 最大的刺激是可以接触到文化艺术界正在发生和最前沿的事物,还有无数有趣的人,并时刻开拓着我的视野。英文中有一个词‘zeitgeist’(时代思潮, 时代精神),大艺术家和优秀的从业者不仅活出了时代精神,而且也是影响时代思潮的一份子,我时常有接触到这些人和被启发的时刻,这多刺激呀。”
华闻派《华闻周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华闻派(ID:ukwutuobang)。读华闻,看世界可以更直接。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