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据伦敦《地铁报》报道,一名男子在下地铁时,不慎跌入地铁车厢与站台的巨大缝隙中,并被随后驶来的另一辆列车撞击身亡。
这起事故的细节在9月7日铁路事故调查处(RAIB)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被披露。这名男子是59岁的贾玛·穆罕默德·瓦尔萨米(Jama Mohamed Warsame)。事发于2020年5月26日,当时伦敦正因疫情处于封锁状态。
当天上午大约十点,瓦尔萨米在Lambeth探访完家人后,乘地铁返回家中。在从伦敦滑铁卢车站下车时,他不小心掉到了车厢与站台的缝隙中。
他试图挥舞双臂吸引周围人的注意,但当时只有他的头部和手臂高于站台,而Bakerloo线北站台上并没有其他人看到他。
▲CCTV显示,瓦尔萨米跌入的站台缝隙
瓦尔萨米在跌入站台缝隙并“挣扎了55秒后”,“他将一只手臂放在站台边缘的白线上,随后几乎一动不动,直到20秒后,这列车开动了。”
▲从地铁站的监控室里,想要发现跌落的瓦尔萨米也“很困难”
85秒后,另一列车抵达站台,撞倒了瓦尔萨米。起初,列车司机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直到一名到达站台的乘客提醒他,火车下面正在冒烟。
于是这名列车司机给紧急服务部门拨打了电话,紧急救援人员于上午10点24分到达站台,但此时距离瓦尔萨米被撞到已近15分钟,他已不幸身亡。
尸检发现,瓦尔萨米的100毫升血液中含有360毫克酒精,是法定饮酒驾驶限制的4倍。这可能是导致他下车时脚步不稳的原因。
另外,由于事发时伦敦正处于疫情封锁期,地铁站内人流量较小,因此并没有人及时发现瓦尔萨米跌入缝隙中,这也造成了救援的延误。
▲事发当时,地铁站里安装的几个摄像头都没有拍到失足的瓦尔萨米
同时报告认为,瓦尔萨米在站台上掉进的是一个由铁轨弯曲造成的巨大间隙,因此报告给出结论是,伦敦地铁对站台风险的评估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弯曲站台造成的特殊风险。
若安装填充物,或将取消“注意缝隙”的提示语?
伦敦一些地铁站台的缝隙大得惊人,不时有旅客失足落入缝隙中,让人心惊胆战。
除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地滑铁卢站,伦敦缝隙较大的地铁站还有Bank站、Embankment站、 Mansion House站、 Piccadilly Circus站和Paddington站等。
2015年9月27日,也是在滑铁卢车站,一名旅客跌入了Bakerloo线南站台的缝隙中,也因此不幸身亡。
关于瓦尔萨米死亡的调查报告出炉后,引起了伦敦交通局的重视,当局对如何彻底解决伦敦地铁缝隙带来的安全隐患再次展开了讨论。
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是,在地铁站安装“缝隙填充物”。
当局的设想是,当列车到站后,“可移动”的填充物会从站台延伸出来,填补缺口。在列车离开前,填充物又会撤回。
估计这种填充物,类似巴士可伸缩式阶梯,可以填补不同站台的缝隙。
报告表示,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填充物,但正在研究“替代的”解决方案。
铁路事故调查处昨天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如果列车真的装上了填充物,伦敦地铁那句标志性的“注意缝隙”(Mind the gap)的提示语,可能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其实早在2015年,伦敦希思罗特快专线的列车就对一种橡胶填充物进行了测试。
据《卫报》报道,这种橡胶装置被称为“缝隙填塞器”(gap-fillers),被固定在靠近车门的站台两侧。伦敦希思罗特快安装了这种填塞器,在一年的试运行中,效果明显。
在截至2015年的此前三年里,希思罗特快已经发生了65起类似的事故,但在安装了定制的填塞器后,就没有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故。
希思罗特快运营着从希思罗机场机场到帕丁顿站的列车。该公司表示,这种橡胶条由一家澳大利亚公司设计。他们已经在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测试过这种橡胶条,并将花费5.8万镑(约合人民币51.8万元)将其安装在整个列车网络中,并可能在全英其他线路上推广。
但不知为何,在该报道发表了六年后的今天,这款橡胶条依然迟迟未能在英国其他地铁或火车线路上推广。
伦敦地铁提示音背后温暖的爱情故事
众所周知,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于1863年1月开放。
第一条大都会线(Metropolitan Line),连接了帕丁顿(Paddington)和法林顿(Farringdon)间的路段。地铁开通第一天,就吸引了3.8万多名乘客。
如今的伦敦地铁已有十多条线路,疫情前,每天运载约500万乘客。由于伦敦地铁大多年代久远,转弯处的缝隙也大得惊人。
于是,伦敦交通局就在地铁缝隙的转弯处,写上了大大的“Mind the gap”,提醒乘客小心脚下。
地铁的广播站也时不时会发出“Mind the gap”的提示。让初次听到“Mind the gap”的乘客,忍不住会心一笑。
每年伦敦新年烟花表演,也少不了用“Mind the gap”这句提示语当背景音乐。现场的人群一听到这句话,立即显得既激动又兴奋。因为他们知道,烟花表演最精彩的一部分即将上演。
可以说,“Mind the gap”这句有标识度的话,既是伦敦地铁的代名词,又是伦敦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之一。
提到“Mind the gap”,还不得不提到一个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
在2007年,一位叫玛格丽特·麦卡伦姆(Margaret McCollum)的老太太曾经常坐在伦敦Embankment地铁站月台的座椅上。
但地铁开过来了,她却从来不上车,坐在这里只为听站台播放的那句“Mind the gap”。原来,那是她逝去的丈夫、戏剧演员奥斯瓦尔德·劳伦斯(Oswald Laurence)的声音。
1992年,玛格丽特与当时已从舞台退居二线的劳伦斯在摩洛哥相遇。劳伦斯对格丽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Mind the gap”。
后来两人恋爱、交往、结婚生子,牵手走过十多年。他们婚后一直居住在伦敦北部,劳伦斯录制的“Mind the gap”从40年前就一直在伦敦地铁北线播放。
2007年,劳伦斯去世。伤心的玛格丽特在经过Embankment站时,分外留意丈夫的录音,仿佛他还在自己身边。
然而伦敦地铁系统在2012年进行了升级换代,撤换了劳伦斯的提示声。
在发现丈夫的声音从地铁站消失了之后,玛格丽特决定做点什么。随后,玛格丽特写信给伦敦交通局,在信中告诉了他们这个故事。
伦敦交通局的董事以及员工们听完了玛格丽特的故事,都非常感动,他们还把劳伦斯那句“Mind the gap”录音制作成CD,赠送给了玛格丽特。这样,当玛格丽特想念丈夫的时候,可以随时听到他的声音。
后来,一家公司将这个故事拍成了广告短片,并且邀请玛格丽特担任广告中的女主角,取名《记忆月台》,这部短片也成为了2013年最触动人心的广告之一。
除了扬声器发出的电子警告音,伦敦地铁站台的工作人员也会在车到站时提醒大家小心脚下,不要靠在车门上。
一些充满喜剧天赋的工作人员干脆把这个时机当成娱乐乘客的大好机会,用说唱或是朗诵的方式,把原本枯燥的提示语言变成逗趣的表演,颇有单口相声的意味。
伦敦交通局一旦取消“Mind the gap”这句提示,不知道伦敦地铁的乘客们会作何感想?
03
现代化将打破伦敦地铁传统文化?
除了“Mind the gap”这句著名的提示语之外,伦敦地铁还有不少独特的文化。
读书读报是乘客在乘坐伦敦地铁时最常见的消遣方式。伦敦地铁车厢狭小,大家面面相觑十分尴尬,于是不少人就读起了书报。
一来可以避开让人不适的目光接触;二来因为伦敦地铁里基本没有手机信号,忙碌的伦敦人也可以利用通勤时间,忙里偷闲地阅读。
即便没有带书也不要紧,地铁站入口处总有免费的《地铁报》或是《旗帜晚报》供人取阅。不少伦敦人也因此养成了早晚上下班看报的习惯。
有时,车上还会出现改作业的老师或者织毛衣的大妈,又或是摆弄乐器的艺人和画速写的小哥……形形色色的人在地铁里做着各自手头的事,伦敦地铁也充满了生活气息。
今年6月22日,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宣布,伦敦地铁隧道和车站将在2024年底前实现4G信号全覆盖,包括Oxford Circus、Tottenham Court Road、Bank和尤斯顿在内的重要车站将在明年底完成覆盖,其余站点将在接下来数月内分阶段扩大覆盖范围,整项工程铺设的光缆长度超过2000公里。但这一消息却让伦敦人喜忧参半。
叫好的网友认为,伦敦地铁老旧,早就应该与现代化接轨了,否则进了地铁就像“失联”了一样,甚至有网友表示“上海十年前就已经做到了”。
但也有网友认为,地铁全面开通手机信号,会打破伦敦地铁特有的读书读报的文化氛围,他们担心别人大声讲电话或是打游戏的声音将影响原本相对安静的车厢环境。
对于伦敦地铁可能会取消“Mind the gap”提示以及全面覆盖4G信号,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给华闻君留言。
华闻派《华闻周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华闻派(ID:ukwutuobang)。读华闻,看世界可以更直接。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