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作灵感都是英国给予的,体现在我所有的作品中。在中国,你越来越难找到中国文化,反而在西方很容易找到。这为80后青年艺术家表达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态度提供了一种途径。”
2013年深秋,杨凯回到伦敦,为个展拍摄素材。与北京的干燥刺骨不同,英国还是一样的阴冷潮湿。回国一年多,他经历了文化和环境差异带来的碰撞,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重新理解中英文化的定义,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创作灵感。2014年的初夏,他在北京侨福芳草地画廊推出了自己的个展“之间”,从七年前只身前往英国的“星星少年”,成长为一名中国当代优秀的青年艺术家。
2007年,杨凯刚刚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申请至位于坎特伯雷的肯特艺术设计学院继续学习艺术,在这座被认为是英国基督教发源地的城市里,他接触到了纯粹的带有历史积淀的英国文化。每一个从英国留学回国的人都对这里保存着强烈的情结,杨凯也格外怀念在坎特伯雷的日子:“北京、纽约、伦敦,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大城市,都不再留有原始纯粹的当地文化,我很庆幸当时选择了一个本土的小城市,因为文化是感受性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杨凯说到,在英国的每一天他都在接受不一样的东西,英国教育让他的胆子变大,没有规则,没有条条框框,只要做,什么都是好的,只有不做才是不好的。“放纵式”的教育方式给足了年轻人勇气。从大二开始,他就一直在“折腾”各种艺术类活动,既是艺术家也是艺术活动策划者。
2009年,新锐华人艺术家与设计师在伦敦泰晤士河畔举办了“Cheers:)逆流展”华人艺术与设计展览。展览选址在牛津塔后一间空置的厂房,杨凯连同其它30多位青年艺术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尝试,“大家都是学生,想在那个年纪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和能力。虽然展览存在一定的不成熟性,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机会,社会具有包容性,可以允许你去做这样的尝试,才可以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在展览上,原本各不相识的人,因为有了共同的艺术语言而成为了一生的好友,如今都在不同的领域、国家、地区同样地做着与艺术有关的事情。
杨凯在英国做出过不小的成绩,他的作品也曾被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收藏,然而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少数,华人艺术家在英国有时会感到一丝“冷漠感”。杨凯说到,正是这种难以融合的感觉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艺术这件事情并不是只靠灵感和天分,也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如果社会承认你,你才追逐艺术,不承认你,你就放弃的话,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准备和实践是为了更好地迸发。2012年10月,杨凯回国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第一件作品“谁偷了通向天堂之门”在“艺术北京”博览会上被藏家收藏。这件作品运用了中国拓片的形式向英国艺术致敬,他利用了暴力美学的分解方式,将蝴蝶的肢体解刨开并重新拼贴,将生命的部分留白,其他部分用水墨画填满,融合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回到北京,他感到自己变成了社会的主流。作为一名艺术家,被社会关注和认可,具有自己的话语权,而不再是一名少数族裔。生存在这种环境中,精神上变得很充实。“你有一种参与感,你需要做的只是将自己的艺术品做好,将自己的艺术事业做好。”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曾推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当代水墨”也成为了最热门的关键词。杨凯认为,国际社会对东方艺术的认可促使了中国文化的回归,用现代的形式给予了传统一次复活。
中国对于艺术的需求正处于爆发型增长态势,中国的艺术市场与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之间的差距在减小,中国一批青年艺术家逐渐成为国际艺术关注的焦点。当亚洲艺术家跳脱出跟随西方艺术的套路、产生自主原创意识后,市场环境也随之迎合。杨凯从自身角度出发,认为海外艺术家纷纷 “回巢”是源于中国艺术环境的向好发展,“欧洲的经济现在赶不上中国。艺术家也要生存,我们需要寻找到欣赏自己作品的藏家。”、
展览信息:《之间》杨凯个展
北京展期:4月26日-6月5日
上海展期:6月15日-7月15日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