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是一种及其有趣的东西,虽然隐性的存在,但缺并不阻止我们对于其在生活上的依赖。当西方艺术家将其作为展品的辅助资源强调展品本身的时候,光线在东方的艺术家眼中中则演变为“力量”或是“希望”等等抽象象征的艺术,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细想起来,这种始于东方的理念便早就扎根于佛学这一古典东方哲学。于12月13日刚刚在在伦敦画家艺术学院日本当代艺术家森万里子(Mariko Mori)的个人展“重生”(Rebirth)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正如很多人所熟知,森万里子女士是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女性。从踏出东方的那一刻而转而走向欧美求学的那一刻开始,她对于艺术本身的理解便是丰富并且前卫的: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将西方世界对于空间美学的前卫理解融合于东方思想的审美意蕴,使其从90年代中期开始享誉欧美。 作为14年以来森万里子在伦敦首次的主要个展,便是对于其作品以及思想的再一次肯定。此展览虽不大,但有着完整的故事性。通过借助电脑组合人造光源加之不同材料的组合讲述了从生到死亡这个耐人寻味的的东方佛学思想以及对于生命的思考。从进入展厅的一始,印入眼帘得便是于 2006年创作的名为Tom Na H-lu II这个半透明玻璃大型装置。此展室的唯一的光源来自于此半透明的玻璃巨石内部由上百个有电脑控制光源流向的LED灯产生的变幻的光带,象征着星系爆炸时所产生出的能量,也是新生所产生的力量之源。在随后的几个展室中,重新整合归类类了万里子在过去的11年中的主要作品,通过摄影,绘画,声音等全方位的表达方式阐述生命每一个步骤以及其的内在联系。最终,展览名为“white hole”(白洞)的作品结尾。同样被放置于一个黑暗且并不大的半圆形空间内部的吊顶内同样放置着渐隐减弱流动的LED光源,与入展的Tom Na H-lu II相呼应,但却标志着生命最后的旅程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感。 或许正如Soriano所说,森万里子将人生的理解上升为佛学中理念的转世轮回以及对于周围环境和谐的重视。那么同样的深受东方思想影响的,便可以说是在建筑领域最近十几年极负盛名的安藤忠雄先生,以及其对于光线的重要见解-“光赋予美以戏剧性,通过建筑这一种媒介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不得不说的便是其的享誉世界早期作品-光之教堂。整个教堂是“十”字抽象化的无窗混凝土盒子教堂,光通过建筑一面墙上一个十字形的洞穿梭而过, 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此时的光作为自然地无形的力量变成为了一种人性导向,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平静之感。诚然,这些通过光线表达是对人生对于自然的深深思索方式是隐晦的,是难懂的。但是由这种特殊的自然力量唤起我们则是一种久违的人性力量的 最终或许才是这两者所要最为重要的共同点。而单凭这一点,“重生”这个展览的确很让人耐人寻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