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母幼婴论坛看帖,一美妈说朋友的孩子2岁半会玩拼图,会说3种语言,认识很多东西,可她家的同龄儿4张的拼图还不会拼,也不会讲话,只认识1-10,几个英文字母,基本形状和主要颜色。她想说带娃看儿科专家,检查智力发展是否太过缓慢。
我当时看到这个震惊啊。虽然我的娃只有6个半月,但我觉得2岁多的孩子能认识这么多东西已经很不错了。咋着?都要是IQ150以上的神童当妈的才满意吗?
自从娃满8周我妈回国,每周电话总要问:"宝宝又长什么新本领了?"跟我讲什么"二月抬,四月翻,六月坐",你要勤快点,教给宝宝多练习。我于是紧张兮兮地守着月份看娃的进展,无奈人家就是慢半拍,三月抬,五月翻,但现在6个半月还不会无支撑独坐。但是她体重增长很好,从出生不到6斤,国际儿童体重标准线25%以下长到6个月时15斤4两,接近75%线。结果你知道啥,我妈说,太轻了,6个月要有16斤,我们院里的小宝宝4个多月就16斤了。我说:"都要吃成胖子才甘心吗?"妈妈反驳:"不,看着很瘦的,一点都不胖。"照这样说我这个75%线的简直就是骨瘦如柴。我妈又说:"6个月开始你要给宝宝加蛋黄。"我说:"她才刚开始加辅食,还在尝味,而且她有过湿疹,还是等等再加蛋黄这些容易引起过敏的。"我妈觉得我藐视她的权威,一句狠话放这儿:"你看着办吧。不加,宝宝脑子发育就跟不上!"我无语了。难道我不像国内那些从娃4个月起就加蛋黄,她将来就会是傻子吗?英国这边的儿童健康顾问(Health Visitor,简称HV)可都是强调8个月才开始加蛋黄海鲜一类的辅食啊。
其实在高压下,大概娃3个月开始我就已经很注意培养她的各种技能,频繁参加社区儿童中心的各种活动和课程,从图书馆借阅色彩鲜艳形象立体的书来给娃看。在欣喜她的每一步成长之余,我还是觉得娃活得好累。从襁褓开始就要和人比拼,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何苦啊?
有次我去参加一个宝宝按摩的课程,看到同班一个黑人小男孩还不到4个月,头抬得老高,翻身自如,甚至能独坐!我这边相形见绌,不禁羡慕嫉妒恨。但另边厢一个英国白人的小男孩,也是差不多的月龄,头完全抬不起来,按摩后背时头都贴在垫子上感觉要窒息了。教课的老师见状给拿来了U型枕说看看是否能帮助他练抬头。结果,人家还是抬不起来。他妈妈温柔地抱起宝宝,坦然地说:"他就是不喜欢俯卧抬头,我们也由着他,从不强求。"
还有次我去一个快3岁的混血宝宝家作客。他家小男孩活泼好动非常可爱,但就是不会说话,只能叫爸爸妈妈。他爸爸是英国人,完全不着急,说双语宝宝说话晚很正常,他的亲朋好友也从没拿这个说事的。反倒是他的中国丈母娘一个劲儿地施压,说要把孩子接走,带到中国先把比较难学的中文搞定了再送回来英国上学。孩子他妈早先也犹疑过,觉得孩子语言发展太慢会不会智力有什么问题,结果带去看GP看HV,都说说话早晚因人而异,实在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标准。HV建议他们,一个坚持说英语,一个坚持说中文,或许孩子说话会晚,但一旦开窍就能流利地掌握两种语言啦。
是啊,为什么我们总喜欢望子成龙,最后反倒拔苗助长呢?宝宝又不是流水线下来的,每个个体的发育情况,个性好恶都不同。为什么英国父母从容淡定,我们中国爹妈就心急如焚,稍微显得比同龄儿行得慢些就恨不得看儿科专家了呢?殊不知保护孩子的心理远比虚争生理和智力发育要重要!看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向懂得欣赏孩子慢半拍的英国爸妈学习,给宝宝更多关爱和耐心,远离那些无谓的攀比。
Stop!拼什么早教?就让孩子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成长曲线健康快乐地长大吧。
(文章仅代表专栏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