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街头,很常看到新妈妈和新宝宝,刚产后的妈妈不但不显得虚弱,反倒容光焕发,手里抱的小宝宝柔软得像只小猫咪,这时候,中国人通常会惊呼:“这是刚出生几天的小宝宝吧,这么小就带出来逛街了?”
在我休产假前,大概离我家小妞的预产期还有1个半月时,同事们在单位给我举办了个小小的欢送会。我的单位吧,还真是纯正英国事业单位,90%的英国本地人,有色人种都不多,中国人更是就只有我一个。
欢送会上,当我跟同事聊起我妈要驾临几个月帮我坐月子和带娃的时候,同事们,特别是同龄女同事,深深表示了羡慕嫉妒恨。“But wait,what is yuezi?”同事们不解的问。偶用蹩脚的中式英文解释道:“Yuezi is a postnatal care which usually lasts 1 month from the baby is born. During the 1-month period, you have to stay indoors, no shower and no cold soft drinks.(月子,通常是婴儿出生一个月内的母亲产后护理,在这一个月时间内,不能洗澡和不能喝冷饮)。”
“What???”坐我旁边的女同事E惊呼。另一女同事C凑过来居然帮我说明,“我认识个中国朋友也跟我提起过呢,说是中国的传统。”我赶忙说:“我听说月子可是西方传统,英国人早些年也坐月子的。”E做困惑状。C说:“那也是好几十年前了吧,反正现在女人都不坐月子了。很多人上午生了孩子下午就拎着菜篮去买菜了。”E依然惊异中:“不出门不洗澡不喝冷饮是为了什么?”我说:“中国讲究产后体虚要保暖保养,所以一切会引起风寒的可能都要杜绝。至于我坐不坐月子,看情况吧。如果我恢复得好,可能也会出门。至于洗澡,我问过身边的中国朋友,几天到几周才洗的都有。冷饮嘛,我孕期就没有喝了啊,你没注意到吗?”E已经无语了。C于是接道:"等你生了带娃回单位看看,再跟我透露下你坐月子的情况哈。"我:"好的,一定一定。"
生完孩子当天,我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医生嘱咐我快去冲凉放松一下,并拿来了一大瓶凉水,对我说:“喝点凉水,止痛又凉爽。”周围的产妇妈妈们已经纷纷淋浴完毕,换上了清凉的短袖睡裙,喝起了可乐饮料,呼呼地吹起了电风扇降温;而我,被妈妈裹成了“粽子”,喝着妈妈亲手熬制的“红枣桂圆汤”,躲在大棉被里面,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隔了几天,英国医生按照规定要回访家庭,一进家门,她就对我说,“你家里太热了,对你和孩子都不好,快开窗透气吧。”“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走动,尽快地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生活节奏有助于恢复。”“多吃水果和蔬菜,促进维生素的补充。”
护士走后,妈妈把门一关说:“咱还是老规矩,保暖、少下床、静养;少吃水果和蔬菜,不然以后体寒可有你受的。”
几个月后,娃7周大时我按这边约定俗成的规矩带娃回单位让同事鉴赏把玩。C那天Off了。E跑过来:"How is your yuezi?"我一下居然没反应过来。她说的可是不带声调的中文月子喔。亏得她还心心念念记得中国人要坐月子这档子事。我平静地说:“其实许多像我这么大的中国人已经不是墨守成规,遵照月子的老传统了。那是旧社会,天冷没暖气,怕吹风,一着凉就生病。反正虽然我妈在,但我月子里也照样出门了,洗澡了。不过冷饮是我个人就不太喜欢喝罢了。”E点头,表示终于和我这外星人找到了共同语言。我心说,是不能再跟你说其实我那出门吧,是包得严严实实还打的车。而头发也是生生捂了两周后才洗的。要不她估计就要私下找后勤帮她从我座位旁边调离。不过我可以向HR投诉,送她去diversity training,哈哈哈。我的产后妄想症啊。
总之,在21世纪,能完全不坐月子或依然坐满月子的女人都很奇葩啊,不论中英。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