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时尚 / “国王”为何大获全胜?英国需要强心针

“国王”为何大获全胜?英国需要强心针


(本报特约记者 高丽莉)也许《国王的演讲》并非完美,比如它的史实准确性问题(夸张了乔治六世的口吃症状,完全回避了二战前英国对德国绥靖政策等),但就电影艺术本身而言,它确实是一部杰出的电影——高度的电影化与戏剧化,从这个角度说都可以称之为优点;但这显然并非《国王的演讲》能在BAFTA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唯一因素。

更关键的原因是,今时今日的英国电影工业,乃至整个英国,都太需要这么一根强心针。

自一战之后,英国电影工业便不得不习惯于与日益庞大的“好莱坞工业怪物”艰难共舞。

同为英语电影工业,他们既不得不承认好莱坞的工业胜利,又必须勉力应对好莱坞带有市场侵略性、吞噬性的强势存在,艰难维系英国本土电影工业。以至于近来每一次英国电影在全球的市场胜利——从《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到《光猪六壮士》、《诺丁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及此次的《国王的演讲》,在英国都可以成为被津津乐道的“现象”,被看做是“英国电影”的骄傲。尽管,像“葬礼”和《诺丁山》都分别启用了好莱坞女明星,不乏好莱坞元素;而普通观众也已几乎分辨不出《诺丁山》、“百万富翁”与好莱坞影片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

甚至,连北京大学的著名电影研究学者戴锦华都将《诺丁山》误认为好莱坞电影。其它如“哈利•波特“、《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魔戒》等等改编自英国文学的名片,无一例外,都为英国与好莱坞合拍制作。

这既是着眼全球的市场策略,却也透着英国电影工业的无奈。因此,像《哈利•波特》在领取“对英国电影工业的杰出贡献奖”,多少透着尴尬。制片人致答谢词,最后时分终于提到了差点被他忘记的“华纳兄弟”,称他们是最好的合作人。

而《国王的演讲》,它可真的是“百分之百英国造”。百分之百英国故事,百分之百英国投资,几乎清一色的本土阵容(获得最佳男配角的杰弗里·瑞希为澳大利亚演员,也为英联邦国家)。

翻翻历年的BAFTA获奖记录,对于英国本土制造的倾斜,一直就是其传统。原本,BAFTA也就是一个本土电影奖项评选,后为扩其大影响力,才将评奖范围拓展至在英国做商业放映一周以上的所有影片。毕竟,这是英国电影学院奖。

而《国王的演讲》缔造的“小片传奇”,更是弱势电影工业急需的工业神话。一部小投资电影,如果没有英国电影委员会的支持,几近流产,可在英国上映后连续四周高居票房榜冠军。更甚者,在美国上画之始,起初只四家影院上映,却创下单影院票房之最。随即,它以风卷云涌之势迅速占领美国主流院线市场,放映规模不断扩大,最终还领跑奥斯卡,获得12项提名。这确实是英国电影值得特书一笔的骄傲。

除此之外,《国王的演讲》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此刻深陷经济危机、亟待翻身的英国社会、乃至整个欧美世界都急需的。《国王的演讲》绝不仅仅是兜售一点宫闱内幕。

它是一个有缺陷的国王,如何战胜自我,成为一国之君的故事;也是一个有缺陷的普通人,如何成为自己的国王与英雄的故事。

当英国民众在现实中强烈不满大卫·卡梅隆政府,认为其大幅消减公共开支等一系列新政不能领他们走向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时,他们更需要一个在银幕上能让他们有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的精神领袖,给他们希望,领他们摆脱眼下的困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