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对理财产品投资监管再出重拳。3月27日,银监会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监会对理财产品投资监管再出重拳。3月27日,银监会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
在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宣布截至去年末理财产品余额超过人民币2.9万亿元之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3月27日公布了多项新规。这是四大银行迄今为止披露的理财产品风险头寸的最完整数据,此举也表明银行自己也对理财产品的激增警惕起来。
根据中国新华社报道,《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坚持资金来源运用对应原则,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要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是监管的重点。此外,银监会还将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资产采取限额管理原则。
一些监管人士此前曾表示,理财产品销售所受监督有限,内容披露也不足。理财产品往往是短期投资产品,银行将其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被政府控制在较低水平上)做为卖点。
根据研究公司普益财富的数据,市面上约一半的理财产品是投资于低风险的债券、货币市场产品。但是其他许多理财产品背后的标的资产则是五花八门,从高风险债券到应收账款甚至到黄金和珠宝等贵重物品,应有尽有。
近几年来理财产品的发行快速增长。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估计,截至去年末理财产品总余额大约为人民币13万亿元,约相当于整个银行系统存款的14.5%,而2011年末理财产品余额仅为人民币8.5万亿元。
分析师们担心,部份理财资金以高息贷款的方式流向了被银行自己拒之门外的高风险私营企业,批评人士称,如果经济放缓导致广泛违约,那么上述现象可能加剧中国金融系统的贷款和投资损失。
银监会27日发布公告称,在开展理财业务过程中,一些银行存在规避贷款管理、未及时隔离投资风险等问题。
银监会还称,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向投资者充分披露融资客户和项目名称,每个产品都要做到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而且,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杨凯生称,该行这一比率可能微微超过银监会的要求。
此前华夏银行一家分支机构雇员推销的一款理财产品未能履约,导致去年12月份投资者走到上海中央商务区街头抗议。按资产计,华夏银行是中国第十三大银行。华夏银行拒绝支付到期款项,称该分行仅是代销,该产品是由第三方投资公司所创设。不过为该产品提供担保的一家公司随后向投资者偿还了本金。
一些监管机构已经收紧了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去向一般是不公开的资产和项目,这导致相关产品的标的资产缺乏透明度。
通过发行理财产品,银行可以用短期资金购买高收益长期资产以兑现投资回报。由于长期资产锁定了多数资金,一旦投资者停止购买新产品,就容易发生银行现金流短缺的情况。
大型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方面已经更加谨慎。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