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澳洲日报》报道,457签证允许雇主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雇佣外籍工作人员,这种签证在全澳和全行业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总理吉拉德宣称该系统“百病丛生”,现在要收紧规则,让澳人排在“未来就业”队列的前方。
457签证的创始人罗奇(Neville Roach)并未对总理有关反对滥用和澳人优先的观点提出批评——457签证原本就一直是以此为目的的,他说。但他冷静地指出了人们对457签证的两大常见误解。
首先,媒体广泛报导457签证是由霍华德政府创立的,吉拉德自己也说工党是从前政府那里继承下这个系统的。然而,罗奇所主持的、提议设立457签证的委员会,却是由前工党总理基廷成立的,并且该建议在1996年的大选之前就被接受了。
“这是两党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洛奇说, “这项政策改革为澳洲逾二十年的经济增长铺平了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其次,人们普遍认为457签证是为了支持矿业繁荣而设立的。有迹象显示大量457签证持有人并未按照原计划进入矿业工作,而是进入了其他的行业。总理本人就痛批IT产业滥用该签证,并称“仅有六分之一”的457签证持有人从事与矿业相关的工作。
这又错了——457签证的出现比矿业热潮早了整整十年。当时政府的想法是,所有类型的企业都需要澳洲所欠缺的外籍技术人才,而引进人才的过程需要被简化。
一半的457签证持有人成为了澳洲的永久居民。支持该计划的人指出,当局早已出台了保障措施来防止该计划失控。自2010年起,雇主就不得不按照市场薪资水平来雇佣457签证持有者了 (而此前,他们只需支付最低工资)。
雇主还必须满足457外劳的旅游和医疗保险费用,这意味着雇佣457外劳的成本一般都比雇佣本地人来得高昂。457签证持有人的平均年收入是8.3万元。根据推测,这些人通常都薪资丰厚,担任管理职位,不会被推来搡去。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斯威本科技大学的伯通教授(Santina Bertone)说,457外劳是澳洲经济中最为弱势的工人,实质上就是契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