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王于渐日前撰文分析,在1976至1996年间,本港男女月薪平均相差34.4%,但1996至2011年间,已收窄为20%。
美国社会团体亚洲协会去年发表报告,亦指香港女性在职场发展于亚洲区内较领先,约有30%的在职女性任职管理层。
女性在社会地位提升,教育程度占重要因素。2011年香港就读专上学院的学生中,逾半(52.3%)为女性;过去数十年经济转型,从工业转至服务零售业,体能劳力差别影响减,重视语文沟通等软技能,加上女性较男性更有亲和力与沟通力,确实有助女性走上管理层。
女性在职场打拼,对个人发展及家庭收入也有贡献,打理家务的主妇角色又如何呢?近年大家也对家庭主夫见怪不怪,若女性较男性薪酬更高或职位更稳定,也有不少夫妇接受角色倒转,反传统由父亲担起家庭主夫,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女性则可继续工作,变成男主内、女主外。
美国人口普查局去年调查显示,美国有15.4万名全职父亲,数量是10年前的3倍,今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过往也曾在美国做过6年家庭主夫。
事实上,提高女性地位更是有助经济,投资银行高盛曾计算,若然男女就业差距能够彻底消除,美国GDP可以提高9%,欧元区国家可提高13%。
日本要走出经济阴霾,首相安倍晋三便指要增加女性投入劳动市场。家庭主夫在香港能否成为新趋势,或未可知,但今时今日,男女地位较以往确已大不同。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