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周一的早上5点,都会有一辆出租车停在门口接上芭芭拉·哈朗特(Barbara Harrant)前往维也纳国际机场。在经过一段空中航程以及另一段车程之后,哈朗特坐到了位于联想(Lenovo)英国办公室的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取出上周四启程回家前留下的化妆品。这就是跨境通勤者的生活。
跨境通勤解决了雇主想将员工派驻海外,而员工却想留在当地的难题。
2011年,侨民薪酬顾问公司ECA International发现,在该公司采访过的国际企业中,逾三分之二报告跨境通勤行为增加。在这些跨境通勤员工中,家庭因素往往是决定他们是否跨境通勤的首要因素,有的是为了避免影响子女受教育,有的是为了与亲戚住得近些以便他们帮忙照看自己的子女,还有的是为了照看年长的父母。
雇主们往往认为,比起花钱让雇员的家庭随雇员一起搬家,跨境通勤更省钱。然而,这种马拉松式的通勤也有弊端。对于雇主来说,跨境通勤带来的挑战包括:控制交通成本;确定纳税事宜;遵守移民法规;与雇员就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比例达成协议。
瑞典于默奥大学(Umea University)的一位社会地理学家埃丽卡·桑多(Erika Sandow)在她的博士研究中发现,2011年,经常进行远途通勤的瑞典员工与其配偶离婚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40%。
Ernst&Young负责美国人力资本业务的合伙人谢里尔·施皮尔曼(Cheryl Spielman)表示,企业为保证在纳税和移民法规方面不出问题,有必要建立跟踪体系。部门经理和员工经常在非正式的情形下就达成了跨境通勤协议,却没有意识到公司和员工都可能因此需要在目标国家纳税。
ECA在其调查中警告称,尽管有说法称跨境通勤更节省成本,但长期来看跨境通勤的开销可能会比让员工搬家更高。
Working Families的咨询和培训部主管利兹·莫里斯(Liz Morris)表示,两地生活还可能给人际关系带来压力,并产生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工作表现。
联想负责西欧人力资源的主管肯·巴蒂(Ken Batty)表示,公司曾经有一位住在澳大利亚、却在英国上班的地区首席财务官,这位主管在离家上班后,年幼的儿子就会哭闹个不停,公司因此给他找了一份当地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