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在许多企业高层遭遇阻力,令人怀疑人民币是否最终能够在全球贸易及金融领域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尽管银行业者积极宣传使用人民币的种种好处,但跨国企业对人民币的态度仍然偏向保守,而这些跨国企业最终将决定人民币在海外的发展命运。
尤其,企业高层指出,他们并不是非常相信使用人民币将降低与中国供应商及客户做生意的成本。他们表示,只要中国继续控制资本进出,持有人民币就仍然构成问题。
中国究竟有多少意愿对外开放并面对国际资本流动诡谲多变的风险,企业高层及经济分析师抱着怀疑态度。“我认为那些(节省成本说词)主要是银行的宣传,”一欧洲大型跨国企业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主管指出。
“我们很希望以人民币结算,稍微降低汇率风险,但在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的客户不愿意,”温州卫浴配件厂商Lipac的经理李斌指出。
鉴于此,在经历过最初一波的迅猛增长后,中国海外贸易转向人民币结算的势头似乎放缓了。根据英国路透社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2012年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在总量中所占比例为12%,仅增长3个百分点,2011年则是从3%猛增到9%。
一家位于上海的金融咨询公司Acarate的董事总经理David Blair称:“数值显示增长确实放缓了”,他还指出,早有这方面思考而且有意参与的第一批尝试者推动了初期的增长,这是比较容易发展的阶段。
中国目前面临着“鸡与蛋”的困境:如果想让人民币在海外广泛可用,则必须让人民币被广泛接受;而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则人民币在海外必须广泛可用。
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数据,人民币在1月已超过卢布成为国际收支体系中第13大币种。该机构称,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以人民币进行的全球交易跳增近三倍。但人民币在整体国际收付中的占比仍仅为区区0.63%。而且现在要吸引投资者也不太可能那么容易,因为人民币看来不再是单向升值了。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