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中国进城打工者总数已经超过2.5亿,平均年龄为36岁。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0365名中国进城打工者进行调查,60.2%的受访打工者期待未来十年成为新市民。在他们眼中,成为新市民的三大标准是:同工同酬,享受城市福利,有城市住房。
谋求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新生代打工者为什么会来到城市?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可以长本事(56.2%),赚钱相对多(46.0%),想出来见世面(41.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裕民认为,大多数老一代打工者进入城市是谋求温饱,新生代打工者则是谋求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认同。他们很重视自己的创造力能否在城市得到提高,也对社会秩序、受尊重程度等要求更高,不会只为钱工作。
忧虑生活成本高 新生代打工者现在忧虑哪些问题?调查显示,73.0%的人首选“生活成本高”,56.3%的人认为是“文化活动少”,51.3%的人选择“同工不同酬”。 叶裕民认为,新生代打工者承载着我国城市化的希望。只有新生代打工者市民化了,才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他们上升的通道受阻隔,我国贫富差距就很可能越来越大。 调查中,60.2%的打工者期待在未来十年成为城市的新市民,12.4%的人不期待,27.3%的人表示“一般”或“不好说”。
对未来十年的生活有信心 城市要创造怎样的环境才能让新生代打工者留下来?调查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放宽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条件(73.9%),解决子女上学问题(66.1%),完善养老、生育等相关社保制度(65.5%)。 “我国正在迎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格局会转变成供不应求。”叶裕民非常看好未来十年新生代打工者融入城市,“因为中国别无选择。如果城市十年后还排斥新生代打工者,人们的创造力和消费力不能同步提升,必定面临巨大的社会失调和矛盾。”她认为,所有城市都要有推动打工者市民化的规划,为他们营造上升通道,这是中国未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素。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