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历时四周,收取全国超过3万份问卷而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平均日工作时间为8.66个小时,超过国家法律规定的8小时,另有30.3%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最长达16小时。 此外,针对教育界的调查发现,59%的教师认为自己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且贯穿职业生涯。他们称,自己集多角色于一身,职责外延不断扩大、工作要求逐年增高。 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媒体从业人员亚健康检出率97.5%,比普通人提前10年失去健康。 而根据《中国金融人士健康状况大调查》证实,金融、证券、保险业人员普遍健康状况不佳,其中超四成人每周工作55-65个小时。72.8%的职业人士认为自己“处于高压状态,抑郁、无愉快感”。 《计算机世界》的一项调查则从IT行业分析显示,IT从业人员近三成人感到“变得麻木不仁”、“与同事、朋友或家人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 根据中国《工人日报》对该报告的分析报道称目前部分外企已经成了员工“被加班”的重灾区。接受采访的庞小姐在某知名外资会计师事务所的驻京机构,做审计工作,据她介绍,有项目时,加班到晚上八九点还算幸运的,通常会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有时甚至一连几天通宵加班,而且都是集体加班。 至于加班费,庞小姐说就更没有保障了,因为加班费完全是跟着项目来的。换言之,如果做的项目有钱,比方说是央企的项目,那么加班费就会很多,两倍三倍于正常工资,如果是一些小项目,钱不多,那么即使加班再多,也没有加班费。 加班现象在互联网行业也是司空见惯,身在具有外资背景的某知名网络公司工作的丁先生深有体会:“加班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加班文化是互联网行业的普遍文化。” 尽管其所供职的公司在行业内名声显赫,但丁先生坦言没有加班费。“加班都是被迫的。当别人都在加班时,你怎么好意思自己一个人走?”丁先生介绍,曾经有一段时间,公司酝酿用调休来解决无加班费的问题,但最终没有实现。 在上海一家著名外资咨询公司工作的胡先生解释,“曾经有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员工,就是因为不加班被开除了。”胡先生表示,“国家虽然有法律,但家有家规。” 据了解,加班现象主要是在外企之中比较普遍,而且多数没有加班费。多数受访者表示,加班其实是“被加班”,因为不加班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接受调查的外企专业人士表示,当“加班文化”在企业泛滥时,仅靠他们个人的不满或反对已经很难解决问题了。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