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多位知情人士5月9日透露,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与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商议,将动用100亿美元外储支持中资央企在海外的投资发展,助力中国央企“走出去”及实现外储投资的多元化。 “中国央行计划拿出100亿美金和国资委旗下国新公司商议合作,已经洽谈了一段时间了,双方倾向于在海外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尝试利用外汇储备助力央企进行海外投资。”上述消息人士在接受英国路透通讯社采访时表示。 上述人士还表示,目前是国新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来主抓上述合作,央行与国新具体合作方式仍在商议中,可能会通过外管局在海外先成立合资公司,具体事务由国新来执行管理。目前,中国央行、国新公司行以及中国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未做评论。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底低调成立,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45亿元,其成立之初定位于配合国务院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主要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配合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重组等。 “双方商议了挺长时间了,双方都倾向于在海外成立投资公司,来响应温总理今年年初提出了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国央行还希望这笔钱能有较为合适的回报率。”一位接近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的人士透露。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中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 中国央行在今年3月时曾经表示,将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并对外汇储备进行更有效管理。央行行长周小川4月一次公开演讲时表示,中国应设立新的投资机构以运营其巨额的外汇储备。 另有人士透露,外管局储备司管理和投资外汇储备的组合很多,包括美国国债、欧洲国债、委托理财、投资股权等;此外,外管局还设立了数个海外投资公司以管理外汇储备资产,已公开信息显示设在香港的华安投资公司为主力阵容之一,管理着约4,0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 另外,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简称: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5月9日在亚的斯亚贝巴出席非洲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接受访问时表示,目前欧洲危机着实令人担忧,尽管中投公司不想再购买任何欧洲国家国债,但目前仍在关注欧洲的投资机遇。 高西庆称,中投公司希望加大在非洲的投资力度,但当地多数项目的规模还不够大,无法达到中投公司的投资标准。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中国央行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外汇储备为3.31万亿美元。 从2008年开始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延续至今,全球不少企业在去杠杆化的要求下加大对资金的渴求,各类投资机会也频频出现。而握有全球最高外汇储备的中国被视为最有实力的买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