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法人》杂志日前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犯罪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该报告跟踪收集了2011年全年公开报道的202例企业家犯罪案件的各项数据。该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可统计的落马企业家有95人;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55;2011年这一数字达220例。2011年获罪的国企企业家中,约九成系因贪污、受贿问题。且贪腐金额大幅增加,从2010年人均957万元剧增至人均3380万元,是前一年度年的3.5倍。
统计案例中有近40%为共同犯罪,平均每案涉及的犯罪嫌疑人达16人。报告显示,202例企业家犯罪案件中,除3例被通缉在逃外,199例分别处于纪委 “双规”或司法程序阶段。
该报告作者,中国企业家犯罪问题研究专家王荣利,将199件案件的犯罪人员构成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有88件在此88件犯罪案件中,至少有20位曾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获过国家给予的各种荣誉,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原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施万中曾获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
另一类是民营企业家包括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犯罪或者涉嫌犯罪的,有111件,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资产或者涉案金额超过亿元的富豪级企业家或者民营老板。
王荣利说:“111位涉案的民营企业家中至少有25人曾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或‘头衔’,充满了光环。”如获得“中国地产十大企业家”的北京豪宅项目棕榈泉开发商曾伟等。
面对数量众多的落马企业家,没有人不渴望一个法治市场瞬间降临。然而,法治市场从来就不是答案,它是过程,它的结局由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最广泛的消费者共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