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报道)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EMBA商学教育提供者中,由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at New York University) 三所世界知名大学联盟推出的TRIUM全球EMBA项目自2001年创建以来,持续高居国际EMBA排行榜的第一梯队,该项目采用的在世界多地授课以及“企业孵化器”的模式更成为众多商学院效仿的经典模式。
为了探究TRIUM的成功历程,为广大华人高级职业经理人打探入读TRIUM之路,《华闻周刊》日前独家专访了TRIUM全球EMBA项目的学术总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安德鲁·沃特(Andrew Walter)博士,同时探悉这个国际项目的中国战略。
据安德鲁·沃特透露,TRIUM全球EMBA项目已经谋划扩大招生规模,计划从目前每届60-65人的规模扩招到每年100多人分两期进行的学员规模,而如何在中国推广吸引更多的学员,一直是TRIUM的挑战之一。
华人学生比例很小转战上海吸引注意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正在经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国际市场,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国际商学教育自然不能也无法忽视中国的权重。这也是TRIUM全球EMBA项目早在2001年创立之初就选择香港作为其课程在三大联盟校区之外的两个授课点之一。
2011年,当TRIUM国际EMBA项目迎来成立10周年时,该项目决定将在中国的授课点从香港转移到上海。安德鲁·沃特表示,11年前选择香港开始TRIUM全球EMBA项目时,香港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连接中国大陆新兴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地方,而如今,上海很显然有更大的潜力发展的TRIUM课程。
据安德鲁·沃特介绍,创立11年来,TRIUM共吸引了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近600名学员。通常情况下,TRIUM EMBA每届的60多个学员中会有一个或两个是来自中国,“显然,这个学员的比例和中国总人口在世界的比例相比还很小”。
尽管直接来自中国的学生数量和来自美国或欧洲的学生相比比例很小,但是TRIUM EMBA的课堂从来不缺乏中国元素,“我们总是会有很多的学生,尽管不是中国人,但是却拥有很强的中国背景,他们或是在中国长期工作,或者业务涉及中国,要么将会到中国工作等”,安德鲁·沃特进一步分析。
“当然,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从香港转移到上海,无论从当地的特邀课程主讲嘉宾,还是从实地考察当地企业,以及吸引更多当地学生的角度,都是考量的因素。”
在谈到TRIUM EMBA能否让来自中国的学生通过课程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安德鲁·沃特指出:“我们希望所有的学员,不仅仅是中国学生,而且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有巨大的提高。”
目前从TRIUM国际EMBA项目毕业的中国学生中,Calvin Chin(陈国权)毕业后,在上海创建了一个为中国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的社会融资平台网站。另外一名来自中国的学员汪波,曾经是家乐福零售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在TRIUM国际EMBA课程之后,合伙创建了一家大型私募投资基金公司。
据安德鲁·沃特介绍,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不仅仅是来自中国的学员在EMBA课程中学习和交流,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潜力,最终完成一个本质的飞跃。对于每一个加入我们课程的学员而言,多元化对学习提高至关重要。全球EMBA成功关键:在国际化多元化中本地化 从目前国际权威的EMBA项目排名看,知名院校联盟的项目稳居第一梯队。而作为最早的联盟EMBA项目之一,TRIUM结合了三所著名大学的互补优势和五大国际授课地点的国际布局。
安德鲁·沃特认为,成功的国际EMBA项目,必须具备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教学和学员资源,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的分化特征,还要具备本地化的能力。
出于这种思路, TRIUM通过三大合作院校的资源,同时还通过来自不同行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学生,通过到位于世界各地的不同类型的市场实地,让所有的学员共同分享前沿的商业知识,“正是由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知识技能、不同管理经验的学员,在我们的课程中相互激发思路,从而共同提高”。
和众多其它EMBA项目不同,TRIUM凭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参与在商业管理课程中融入了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政策。这些知识往往被传统商业课程所忽视,但却被普遍视为全球成功商业的关键所在。众多一流讲师在本校授课,确保教学体验将本地商业知识融入宽广的国际视野。
熟谙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安德鲁·沃特强调:“商业管理,尤其是在当今国际化的全球市场模式下,任何日常的管理决策,无论是战术的,还是战略的,都会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要素。”
“尽管整个世界越来越国际化,但同时保持着多极化的本地特点。在中国经商要和在美国、印度、巴西或者其他地方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人们需要深入了解各地那些法规严格的行业如何进行商业运营,充分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挑战。”
“很明显,中国的重要地位不仅仅表现在巨大的市场规模方面,在新兴市场和未来商业规则制定方面都将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德鲁·沃特通过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说明TRIUM对国际化的重视:“我们希望能够给学员们一个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让他们具备在任何地方从事经营的能力和素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更有可能的跨国经营中胜任。”变商业课堂为企业孵化器 对于拥有10多年管理实战经验的高级经理人而言,价格不菲的EMBA课程究竟有什么吸引力呢?众多商学教育提供者都在积极探寻着答案。TRIUM自然也不例外,但从11年的发展历程看,TRIUM应当属于幸运的一个,因为TRIUM逐渐成熟地将商学教育演变成一个全球“企业孵化器”,不但使学员能够就创新的战略和专题项目进行合作,诞生了一批实业企业;同时还成为自己课程的最大卖点之一。
安德鲁·沃特向《华闻周刊》坦陈道,“企业孵化器”其实是在TRIUM课程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发展成熟的,“其实在我们课程最初,更多地倾向于学术性的管理教育,比如侧重于常规的商业教育、国际商业管理中的政治经济学、还有传统的市场营销、企业财务、供应链管理等等。但是在这些基础的知识之上,我们一直在考虑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学员们更加感兴趣的,而且能够更加长远地参与其中的核心项目。这个项目应该比传统科目更加能够让学员们参与互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学员们的潜能、工作经验、个人长项等。”
随着这种想法的逐步执行,TRIUM发现“企业孵化器”课程项目不但成为了其国际EMBA的精髓, “而且成为很好的卖点”。安德鲁·沃特表示,优秀的商业管理学员们,总是希望通过“企业孵化器”的项目课程,启发自己的创业思路和潜能,并最终实现个人的创业梦想。
通过TRIUM国际EMBA的“企业孵化器”项目,小组学员各自贡献自己的特长,无论是对世界某一市场的深入认识,对某一管理领域的见解,还是社交网络、管理技能的特长,甚至是项目融资的能力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当这些学员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时,所能取得的成果令人欣喜。
据安德鲁·沃特教授,目前,从TRIUM“企业孵化器”诞生的企业实业有多个,比如学员们在俄罗斯创建了美国式的大型购物中心项目;比如Calvin Chin合伙创建的中国学生助学贷款融资平台网站等。校友网络提升项目价值 在2011年英国《金融时报》的国际EMBA项目排行中,TRIUM名列第二,但在多个单项的排名中,比如EMBA学员的“目标实现”、“工作经历”等单项排名中,TRIUM名列全球之首。
对于在管理岗位工作10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士而言,抽出宝贵的时间总是有很高的预期的,预期之一就是通过EMBA扩大自己的商业资源和社交网络。
“我们去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了TRIUM国际EMBA项目创立10周年的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毕业学员出席率极高,参与热情让我们对项目的学员社交网络更加充满信心”,安德鲁·沃特不无自豪地谈及TRIUM的校友网络。
“毕业生的校友网络不仅仅能够促进学员之间的项目学习,同时毕业生还会通过返校增值培训、主讲等方式,传授最新的管理学识、讲述他们的创业项目的经验、甚至是分享探讨他们的最新创业思路等。比如,当我们讲授奢侈品市场开发时,我们会到法国巴黎邀请奢侈品领域的毕业学员传授经验。”
据介绍,TRIUM国际EMBA项目的毕业学员同时还共享三个合作院校的校友网络,而这个网络更加庞大。吸引中国学生的挑战 无论TRIUM在国际市场或欧美市场如何成功,在面对中国市场时,安德鲁·沃特坦陈面对的挑战。
“尽管我们在中国上海有授课点。但是,一个不能否认的原因是,我们的三个联盟院校位于欧美地区。”安德鲁·沃特进一步阐述:“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新兴国家商业知识的学习和传授。考虑到我们项目成员的高层次和高度多元化,我相信任何学员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尽管有许多其他出色的EMBA项目供中国学生选择,但是,我相信TRIUM的视野是更加开阔的。”
而针对中国申请者的要求,安德鲁·沃特指出:“我们希望申请者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具备出色的管理经验和某些领域的特长。同时,由于我们希望毕业学员们能承担更多的战略管理责任,因此我们也要求申请者具备这些方面的基本能力或潜能。”
至于具体的要求,TRIUM要求具备优秀的职业经验,至少10到15年的工作经历;具备跨国经营或国际管理经验。当然,我们必须保证学员的构成尽可能多元化、高层次。
“我们并不针对中国申请者另外设定要求,但任何符合条件的中国学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安德鲁·沃特最后强调。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