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日子。
2008年5月12日震中位于四川汶川的8级大地震,导致近七万人死亡,许多城镇被夷为平地。震后,中国政府宣布投入一万亿元人民币重建灾区。
根据新华社报道,三年来,中国政府向世界交出了这场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答卷,在重建中,在应对新的自然灾害中,中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截至今年4月底,汶川震灾区41130个国家重建项目中近95%已经完工,累计投资8851亿元。
预计今年9月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颁布3周年时,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将全面完成。
经历了巨灾的地震灾区,也在走过艰难历程后,谋划着振兴之路。四川恢复重建基本完成。150多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25万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建成2883所学校、1862个医疗卫生机构、4163个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
在灾区重建过程中,中国政府在安排3026亿元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同时,决定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北京、广东、上海等19个对口支援省市动员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智力资源,倾力支援灾后恢复重建。目前,19个省市共实施对口支援项目4121个,安排对口支援资金843亿元。到2010年9月底,对口支援省市直接承担的恢复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并普遍与受援地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将汶川重建的成绩总结了五个方面: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精神家园得到了同步重建。
为了纪念四川汶川地震,中国将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