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4月12日公布最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3月份的通货膨胀率由2月份的4.4%意外下跌到4%。含房贷按揭贷款利率和房租在内的零售物价指数(RPI),由2月份的5.5%下跌到3月份的5.3%。
从表面上看,此次通货胀率的下滑似乎减轻了英国央行在上调利率问题上的压力。但实际上,英国央行的官员们并不会为此而欢呼,因为英国脆弱的经济可能引利率调整而大幅波动。
食品价格主导
英国统计局在报告中指出,各大超市大幅下调食品价格和非酒精饮料价格,是通胀率下跌的主要原因。
与2010年同期相比,水果价格下跌4.7%,面包与麦片则创纪录下跌2.6%,其它如机票、玩具、电子游戏、电费和天然气等价格下跌,也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统计显示,含房贷按揭贷款利率和房租在内的零售物价指数(RPI),由2月份的5.5%下跌到3月份的5.3%。经济学家原本估计,3月份的通胀率将高于4.4%甚至可能高达5%。
尽管4月12日的消息令市场吃惊,但专家提醒,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仍需密切关注。4%的通胀率仍是英国央行控制通胀目标2%的两倍。消费者支出放缓
4月7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是连续第25个月维持该历史低水平不变,但部分委员主张上调利率,从而控制高通胀问题。
另外,疲软无力的消费,已经迫使诸多超市商场为吸引客源不得不推出极具诱惑力的打折或低价活动。
英国零售业协会(BRC)最新公布的3月份零售报告显示,由于消费者减少支出,3月份零售额同比下跌1.9%,是1995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而除去新开业的商店,3个月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减少3.5%为2005年以来最大跌幅。显示英国国内经济疲弱。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就业市场的担忧情绪也促使其削减零售支出。
脆弱的英国经济
众所周知,当需求萎靡不振时,商家必须要通过减价等类似举措来刺激消费热情。此前,英国央行曾预测到这种结果的发生。遗憾的是,英国的通货膨胀并不属于“需求拉动”的那一种,而是属于 “成本推动”。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英国央行在此时贸然加息,将进一步重创经济,因此认为5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通胀率意外降低的消息公布后,外汇交易商预期英国央行短期不会升息,英镑汇率应声小幅下跌。
不过有些分析人士也警告说,通货膨胀率在未来的几个月内还可能增高。
而英国央行也预计,到今年年底,通胀率可能会涨到5%,最后到明年底才会回落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