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华人要不要投资中国

海外华人要不要投资中国


(本报记者 范慧勇 伦敦报道)

在英国伦敦生活了将近6年的于先生已经拿到永久居留身份,却始终没有兴奋的感觉,反而更加郁闷。 要不要申请英国国籍?如何打理国内的小有规模的生意?要不要将手头的资金全部押宝到中国?还是在英国进一步投资? 于先生向《华闻周刊》倾诉的问题并非是他的专利。其实海外华人社会普遍存在大量类似的两难窘况:从留学读书拿得一纸文凭后要不要海归,到好不容易熬到永久居留要不要拿国籍?在去留、得失之间生存的海外华人还面对着另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要不要投资中国?

鱼和熊掌兼得否

一方面是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一方面是欧美国家的江河日下;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红利的暴涨,一方面是海外旅居国家的经济低迷;一方面是大量资金流出海外投资,一方面海外“热钱”涌向国内淘金。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的问题,时刻煎熬着海外华人的信心和耐心。对投资者而言,更确切地是“牛市”和“熊市”的预期和选择。 要不要投资中国,最令人关切的应属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以及股市的持续低迷。刚刚在北京举办的路透中国投资峰会上,许多跨国公司仍然看好中国飞速成长的消费市场,在高企的通货膨胀面前保持着出人意料的镇静。 “通胀当然令人关切,但我们相信企业的技术投资将会继续。”戴尔公司大中华暨南亚区总裁Amit Midha认为:“原本以为中国的经济会随着全球一道放缓,但其实并没有放慢。” 对于个人投资者,股市的低迷和不确定性让人犹豫。数据显示,尽管2010年中国内地加上香港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到的资金总额高达528亿美元,荣登全球之冠。但中国股市的跌幅却是全球第二,仅稍好于爆发了国债危机的希腊。 这种股市的冷暖两极正像是海外华人是否投资中国概念的心情一样矛盾。同样矛盾的问题还有: 尽管前几年投资中国楼市斩获颇丰,但最近政府的一系列地产调控让人迷茫,房地产行业究竟有没有泡沫,有多少泡沫?无不是有意投资者的天问。 尽管中国出口制造业依然是世界的中心,但高昂的原材料和劳工成本让投资者三思。 即使不直接投资中国内地,对于中国概念的海外或跨国公司的投资,比如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矿产、能源类公司,同样面临中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疑问。 对几乎所有投资者而言,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法律建设、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同步平衡等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追捧中国概念

海外媒体总会有“中国崛起论”和“中国崩溃论”的对峙,因此对中国投资的赞成与否经常会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论点。 然而,金融界的投资大师却用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追捧着中国概念。 曾和金融大鳄索罗斯创立了令人闻之色变的量子基金的金融学教授、对冲基金传奇人物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多年来不断为投资中国鼓气加油。罗杰斯近日在接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透露,为了更加紧密地关注和投资中国,他将举家搬迁到新加坡就近打理东亚的资产。 罗杰斯个人在中国的投资集中在大宗商品和货币资产,他坚持看好人民币业务和稀土资源。在个股投资方面,罗杰斯于1999年购入的张裕酒业至今已增长约30倍。尽管罗杰斯认为自己不擅长股市投资的时间卡点,因而只做长线投资,但其逢低买入的中国各大航空公司的股票也收益颇丰。 另一位热捧中国概念的国际投资大师、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的投资总裁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则直接设立并管理了一支名为“富达中国特别时机(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的基金,专注投资中国概念证券。 波顿曾因管理“富达特别时机基金(Fidelity Special Situations Fund)”28年,平均年收益率19.5%,总投资回报超过140倍的业绩倍受推崇。2007年退休后本可颐养天年的他,却背井离乡移居到香港,追逐中国淘金热潮。 波顿指出,他主要偏向投资两类中国公司:一是有能力在未来十年持续大幅增长的公司,虽然其估值一般高于西方的同类型公司,但溢价通常不会太高;二是有合理增长潜力的中小型公司,这类公司估值一般低于西方的同类公司。 波顿任总裁的“富达中国特别时机基金”从2010年4月成立发行以来的8个月时间,最高点收益达28%,最近徘徊在19%左右。出于投资者的需求和资产溢价等原因,该基金最近宣布增发新股。

中国太烫了吗?

就在不少国际投资大鳄 热捧中国投资的同时,关于中国股市、房市过热,泡沫即将破灭的声音不绝于耳。 尽管对冲基金大鳄罗杰斯十分看好中国人民币升值和大宗商品资产,但他却在近期频频表示,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过大,宣称不会在香港或内地购置房地产。罗杰斯选择在新加坡购房落户,本身就是看空中国楼市的举动。 去年11月,国际投行高盛公司有意无意地传出抛售中国个股的言论。从而引发港股和A股持续下跌数日,跌幅一度超过10%。尽管高盛随后向中国内地媒体发布了看好中国股票的报告。但其对中国市场的质疑,给人们留下一片疑云。 同样是2010年11月,英国多家金融证券机构发出针对中国概念资产获利抛售的建议。 英国《金融时报》麾下权威的个人投资理财杂志《投资者纪事》(Investors Chronicle)在去年11月18日建议读者对中国概念基金获利套现。英国《每日电讯》的个人理财编辑同期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另外大量的投行机构也以中国泡沫为由建议客户部分或全部套现针对中国概念的资产。

尽管有人批评说,海外华人投资中国是“脚踏两只船”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行为。也有人抨击海外华人对华的投资是国际热钱的一部分,纷纷芸芸。但资本逐利的本性亘古不变,投资中国概念也不例外。 于先生的苦恼将持续困扰每个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人要不要投资中国的话题也将在无解中被持续热议。

海外华人如何投资中国?敬请参考本报投资理财专栏文章

http://www.thechineseweekly.com/article.php?id=579

如果您有任何评论或建议,敬请发送邮件给《华闻周刊》:[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