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改革家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
188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1891年,康有为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
康有为发表的《大同书》里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1895年,《马关条约》让康有为极为愤慨,组织千人集会“公车上书”,在上书中,康有为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散文剧即话剧。这些散文剧大都以习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通常被称为 “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和《人民公敌》(188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玩偶之家》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这样评价易卜生,称其为“瑰才卓识”,“其所著书,往往反社会民主之倾向,精力旁注,则无间习惯信仰道德,苟有拘于虚而偏至者,无不加之抵排”。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