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转眼间春天悄然来临到我们身边,早晨的太阳也爬得越来越快,滴答行走的时钟正在告诉人们,不知不觉已经临近夏令时。
时钟拨快一小时
英国在冬季用的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进入夏令时后用的叫做英国夏令时(British Summer Time),从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开始。
夏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称“日光节约时制”或“夏令时间”,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
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最早的提出者
据称最早有夏令时构思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在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期间,由于习惯于当时美国农村贵族的早睡早起生活,早上散步时看到法国人10点才起床,夜生活过到深夜。于是他在1784年给《巴黎杂志》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浪费了大好的阳光,建议他们早睡早起,说每年可以节约6千4百万磅蜡烛。然而,当时根本还没有统一的时区划分。
直到1907年,英国建筑师威廉·维莱特(William Willett)才正式向英国议会提出夏令时的构思,主要是为了节省能源和提供更多的时间用来训练士兵,但议会经过辩论没有采纳。由于名气不大,所以人们很多都将本杰明·富兰克林当为夏令时的发明者。
1916年,德国首先实行夏令时,英国因为怕德国会从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因此紧跟着也采取了夏令时,夏令时节约了约15%的煤气和电力,但为了弥补损失,电力和煤气公司也将价格提高了15%。法国不久也效仿实行。
1917年,俄罗斯第一次实行了夏令时,但直到1981年才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制度。
1918年,一战后美国取消了夏令时,二战后又重新恢复了夏令时。
欧洲大部分国家从1976年开始实行夏令时。
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建议,从1996年起夏令时的有效期推迟到10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中国也曾试用
实际上,中国也曾实行过夏时制。实行夏令时的建议最早由原国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窦星元提出。
在1986年4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的通知》,要求全民早睡早起节约能源。
但此夏令时制只实行了6年,在1992年停止施行,主因是中国东西地域广阔却只奉行一个北京时间,实施夏令时制带来很多不切实际的反效果。
目前,由于中国能源短缺、电力供应紧张,如何节约能源,合理善用能源,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课题。因此,有人建议在中国恢复实行夏时制,以缓解紧张局面。
然而,中国地域辽阔,由西向东从东五区到东九区,东西跨五个时区。东西部地区用同一“夏令时”,作息时差太多,不方便;交通航运时间表频繁更换给人们生活习惯造成麻烦及对低纬度地区作用不大。
为此,如何在恢复实行“夏时制”之前,克服 “夏时制”本身存在的弊端成为众人关心的问题。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