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明作为世界古文明之一,曾经盛极一时,却又如同烟花般转瞬即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亘古谜团。然而,更为神秘的是,他们还留下了一个神秘的预言——2012年12月20日世界末日。在神秘的预言时刻即将到来前,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下那个迷一般的古玛雅。 玛雅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其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250年。我们今天所说的“玛雅文化区”,主要位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墨西哥等国均分享了“玛雅之乡”的美誉。 欧亚大陆诸文明大都傍河海而生,玛雅文明却一头扎进幽深的雨林,仅仅因为这一点,它便具有了独特的色彩。近代以来,许多探险家曾先后深入中美洲雨林,亲睹玛雅文明的遗迹,他们认为,至少在科学和艺术这两大领域,玛雅人足以媲美西方文明的鼻祖——古希腊人。重科学艺术,轻农耕俗务
关于玛雅人的去向,有多种说法。但我在梳理考古界对各玛雅城邦未竣工建筑的研究发现时,却惊觉玛雅文明并非“爆炸式”的轰然崩溃,而是“多米诺骨牌”式的接连倒下:公元800年,坎昆的新王宫修建未完即停工;公元822年,科潘浩大的建设工程中途停止;公元835年,帕伦克的金字塔神庙停工;公元889年,蒂卡尔的神庙群工程中断……据此,可以推想,在同一自然、文化背景下,玛雅各城邦的兴衰存亡应该有着相似的内因。 玛雅城邦虽然衰落了,但玛雅在长达600年的黄金时代中,所创造的数学、天文、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奇迹,却仍然令人汗颜。玛雅人使用“0”的概念比欧洲人早800余年,计数使用二十进位制;一年有365天,这是我们从前对日历的认识,后来我才知道,科学家使用精密仪器得出的数据是365.2422天,与此同时,玛雅人得出的数据是365.2420天,与科学界的结论仅差0.0002天。 与雨林深处的景象完全不同的是,在城邦之外,鹰钩鼻、厚嘴唇、皮肤棕红、身着披肩和遮羞布、脚蹬简易凉鞋的玛雅农民,则在手执尖木棒和石斧,挥汗如雨地播种玉米。一边是精准发达的科学和艺术成就,一边是新石器时代的简单农业生产,二者如何和谐统一,归属一个民族?对此,我不禁产生了大胆的想象,或许,古典期玛雅的崩溃之谜就暗藏在这巨大的反差中,是实用技术的裹足不前令其失去了存续的基础。当时的贵族及祭司阶层并不重视改进农具等“俗务”。他们对日、月、金星的运行规律了如指掌,但却只热衷于脑力劳动、抽象思维,轻视体力劳动。玛雅的“世界大战”
玛雅人的每个城邦一般规模都不大,对目前已经发掘出土的玛雅城邦进行了初步统计后,得出的数字是170多座,估计未被发掘的小城邦还为数不少。 一向以为玛雅是热爱和平的淳朴民族,这是因为他们虽然没有完备的法律,但对社会规则却极为尊崇。看上去,玛雅社会很符合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其实这是片面的。在古典玛雅期,一旦某个城邦在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时,就会成为其他城邦垂涎的肥肉。不仅如此,玛雅人的性格中似乎还存在着异常血腥的成分。玛雅神庙中室的 《凯旋图》上都描绘着凯旋而归的国王和贵族审判、屠杀俘虏的场景,旁观的则是举着枪矛、族徽热烈庆祝的本邦人。 曾有学者指出,古典期玛雅的崩溃是蒂卡尔和卡拉克穆尔两大城邦长期鏖战的结果。2002年夏,飓风刮倒了危地马拉多斯皮拉斯一座玛雅金字塔旁的一株大树,露出18级隐藏的台阶,几百个玛雅文字重见天日。文字学家破译后惊喜地发现,这些文字记录的正是玛雅的 “世界大战”,而处于战争中心的,正是蒂卡尔和卡拉克穆尔。 蒂卡尔位于今危地马拉北部雨林中,是古玛雅最大的城邦之一。公元445年竖立的一块石碑记录了蒂卡尔战胜邻邦瓦哈克通的历史事件,这场胜利标志着蒂卡尔的崛起,也是它和卡拉克穆尔争霸的开端。卡拉克穆尔位于今墨西哥境内,是玛雅中部地区的大国,有“蛇之王朝”之称。当时,几乎所有的玛雅城邦都被迫臣服于蒂卡尔和卡拉克穆尔。 两个城邦之间的斗争结局是两败俱伤。两大城邦双双陨落后,原先依靠强权维系的联盟也分崩离析,各城邦相互猜忌,以在祭台上虐杀俘虏为乐。大量城邦相继毁于战火,只留下无数残垣断壁陪伴着寂寥的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