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作曲家舒曼 罗伯特·舒曼,(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闻名音乐家,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他是浪漫乐派。 舒曼的音乐创作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钢琴、艺术歌曲和交响音乐等方面。舒曼的钢琴 作品按其形式结构可以大概分为两类:小曲套曲和大型曲。他的钢琴音乐大多题材通俗,情景交融,富有浪漫派气息。艺术歌曲选词严格,通常采用闻名诗人的最有价值、最富于诗意的诗歌作为歌词。其钢琴伴奏继续了舒伯特的传统,既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又具有独自的审美价值和完善的技巧形式。 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1840年写了138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还写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

著名音乐理论家廖尚果 廖尚果(1893年6月10日-1959),即青主,中国音乐理论家,广东惠阳县府城人(今惠城区桥西),曾用笔名黎青主,别署黎青、L.T.等。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以功臣资格受广东政府派遣留学德国,入柏林大学法学系,同时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192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2年返国。 1928年,他在上海经营一间以出版乐谱为主的书店,出版了他的作品《大江东去》、《清歌集》等。不久,书店倒闭,1929年,他应萧友梅之邀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并担任校刊《音》和《乐艺》季刊的主编。他在《乐艺》上发表的著译和作品共有60多篇。还编写 出版了两本音乐美学著作《乐话》(1930,商务印书馆)和《音乐通论》(1933,商务印书馆)。 廖尚果的音乐思想深受西欧“表现派”理论家H.巴尔及18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